首页 > 文山概况 > 文山概况 > 蒙古族
蒙古族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文山州的蒙古族人口为0.55万人,主要分布在麻栗坡、马关、广南、西畴、文山等县(市),其中以麻栗坡县马街乡人口最多,其它县(市)也有零星分布。  

蒙古族自称“蒙古”,其意为“永恒之火”。“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萌古”、“朦骨”、“蒙古里”等。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勃儿只斤氏家族统一了蒙古草原各部,于1206年建立大蒙古国,“蒙古”始成为族称。  

1252年,蒙古人忽必烈统率10万大军进攻云南,次年,忽必烈麾下的阿喇贴木儿元帅镇守玉溪和通海交界处的曲陀关。1254年,蒙古军征服云南的大理政权后,留下大将兀良合台镇守云南。随忽必烈进入云南的部分蒙古军队即在云南安家落户,定居下来。《云南少数民族》载,1253年,云南省境内即有少数蒙古人居住。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朝廷派沐英、傅有德率军30万人入滇平定元蒙残余势力,归顺明朝的元将虎都贴木儿(火都贴木儿)随军南征,守御滇南监安卫通海,举家迁入通海定居,是云南省境内伙姓蒙古人的始祖。清朝初,部分蒙古族从通海等地迁入文山州境内居住。  

文山州蒙古族以伙、余、旃姓最多。伙姓始祖为虎都贴木儿。余姓祖先为元太祖铁木真后裔。其他姓氏的蒙古族,主要是伙、余二姓之女嫁给胡、王、冉、彭等汉族,根据子女民族成分可随母亲的政策规定,故其他姓氏的蒙古族逐渐增多。  

文山州境内的蒙古族以农业为主,世代耕田种地,少数人从事其他职业。因此,文山州境内的蒙古族的风俗习惯也因生产方式的不同而与北方蒙古族有很大差异。  

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蒙古语支。蒙古族文字为蒙古文字,初创于成吉思汗时代。文山州蒙古族长期与汉族杂居共处,通用汉文、汉语。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那达慕、家族节、祭草原节等。    

网站地图

主办: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通信地址:文山市华龙北路2号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举报邮箱:wszzfw@163.com
投稿邮箱地址及电话:wszzfw@163.com,0876-3990249;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及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6-3990268
ICP备案号: 滇ICP备050003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26000023    公安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6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