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看文山丨广南县:深化改革担使命 笃行破局谱新篇

发布日期:2024-11-22 09:21 来源:文山发布网
【字体:

近年来,广南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文山之干”落实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大经济”和省、州系列三年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今年前三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1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保持全州前列。

广南县八宝镇三腊瀑布

抢跑经济发展“新赛道” 着力打造奋进广南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做好大抓园区经济、高原特色农业、培育新兴产业“三篇文章”。

园区经济效益初步显现。大抓产业、主攻工业,一体化布局园区建设,从园区规划开始一项一项推,划定“乡村振兴园一园四片”。引进江西宇泽、江苏赛拉弗等企业落户广南,以绿色硅为主的制造业向昔板片区和城西片区聚集,园区工业总产值达13亿元。

高原特色产业稳步发展。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建成高标准农田7万亩,粮食播种面积154.81万亩,粮食产量实现“二十一连丰”。聚焦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战略部署,持续推进高峰牛“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高峰牛、八宝米、茶叶等优势特色产业稳步提升,肉牛存栏和出栏量连续3年位居全省第二、全州第一,农产品加工现价总产值112.92亿元。

培育新产业抢跑“新赛道”。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成功打造六郎城康养旅居、革假村“书香”示范样板。培育未来产业拓展经济“新动能”,云南首个数字基地——百度智能云落地广南,数字经济“从零到一”迈向新阶段。

深耕农业农村现代化着力打造和美广南

坚持守底线和促振兴并重,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四个落实”要求,防返贫、促增收,常态化开展动态监测帮扶,“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动态清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搭好产业发展联农带农桥梁,做实产业联农和就业带动“两条线”,高峰牛托养代管模式通过“村村播”作经验推广,广南八宝米“土特产”典型、那秧茶叶资源经济发展经验在全省推广,全县31家企业、164户合作社成为带动主体,稳定带动2.8万户增收超过1万元。

“四个一批”促农户就业,实现转移22.67万人,大力“招小商”推动家门口就业,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8万元。

坚持规划优先,绘好乡村振兴图,推行“多规合一”乡村振兴“一张图”,统筹布局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发动万名干部参与“规划家乡”行动,科学规划村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乡村发展环环相扣、互为衔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基本建立,乡村建设更加科学、有序。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打造魅力广南

围绕打造30万人以上小Ⅰ型城市目标,研究出台《广南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24—2030年)》,专班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以建成区扩容、产城融合、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城市更新建设、重点集镇培育“六大行动”为抓手,全面推进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做强工业企业、强化教育供给、康养旅居、放宽落户政策、建成区扩容增量、新增住房保障、新建医院促进就业、新建水库和地质灾害搬迁、撤镇设街道“十个一批”工作。2024年新增县城区常住人口1.32万人,城镇化率达30%,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2.28平方公里。力争到2030年,新增城镇人口19.52万人,届时县城区人口规模达到32.27万人,全县城镇化率达60%以上。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打造宜居广南

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今年以来,全县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6%、水质达标率达100%。

坚持绿美建设一直抓,统筹推进“绿美九大行动”,建成一批绿美街区、绿美街道、公园绿地、城市绿道,打造“一村一韵”各美其美的绿美村庄2666个,建成绿美公路1208.29公里,524所学校全覆盖建成绿美校园。

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公厕“三场革命”,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实现全县全域一体化治理乡村垃圾,集镇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分别达100%,全县177个村委会所在村和常住户100户以上自然村卫生公厕实现全覆盖。

强保障厚植民生福祉着力打造幸福广南

坚持把“群众所需”和“政府要做”有机结合起来,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发展的奋斗目标,解民忧、办实事,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教育、医疗、“一老一小”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全县高考本科上线率53.25%。像抓脱贫一样抓好“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工作,建成少年儿童之家190个。

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快速推进,基本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农村通村公路硬化里程达到5062公里,30户以上农村通硬化路率达到99%,出行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实现“应救尽救”。

(图文由广南县、富宁县专场发布会提供)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