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打造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样板专栏 > 正文

我州唱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交响曲”

2024-05-23 16:03  来源:州委统战部  【字体:     打印

近年来,文山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着力谱好文化传承、互嵌发展、节庆共享、服务管理“四个音符”,唱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交响曲”。

谱好“文化传承”音符,传承优秀文化。大力推进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级文化活动室等项目建设,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实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等80个项目,抢救整理一批文献古迹和民间文学。全州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0项,创作《石漠花开》《幸福花山》等民族特色文艺作品700余个,富宁县壮族传统民歌曲调《坡芽歌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谱好“互嵌发展”音符,夯实工作基础。探索以村组为“基石”、村(社区)为单元、乡(镇、街道)为阵地、县(市)为主体、州级“10+N”创建责任单位为“龙头”的创建模式,着力打造一批独具特色亮点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促进形成连点成线、连线成片的创建工作格局。目前,共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5个、示范单位4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8个、示范单位366个、教育基地5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1个;州级示范单位2448个。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建设工程项目124个,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根基筑得更牢。

谱好“节庆共享”音符,打造“三交”平台。以三月三、火把节等民族节庆为抓手,嵌入、植入、融入民族团结进步元素,推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畅享文山”活动深入开展,促进各民族大聚会,促进各民族思想碰撞、情感交流、文化认同。举办三月三、陇端节、花山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活动600余场次,参与人数92.3万人次。

谱好“服务管理”音符,提供优质保障。发挥流动党员服务站、网格化管理等作用,积极在劳动就业、职业培训、子女入学、法律维权等方面提供服务,及时了解各族群众利益诉求,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围绕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就业技能提升等方面,开展电工、焊工、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种植养殖等20余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培训2.81万人次。

(州委统战部)

网站地图

主办: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通信地址:文山市华龙北路2号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举报邮箱:wszzfw@163.com
投稿邮箱地址及电话:wszzfw@163.com,0876-3990249;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及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6-3990268
ICP备案号: 滇ICP备050003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26000023    公安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6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