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山概况 > 文山概况 > 汉族
汉族

据记载,西汉时期,“西南夷”地区设置郡县,汉族开始从内地迁入文山境内。一些汉族、壮族家谱和墓碑文记载祖籍为江苏南京应天府高石坎柳树湾,以及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河南等地。汉族自古以农耕为本,除商人和手工业者居于城镇外,大多居住于河谷和半山区,从事农业生产。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文山州的汉族人口为148.79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42.47%。   

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有七大方言。现代汉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由甲骨文、金文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方块字,共有四万个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现为国际通用语文之一。五十年代以来,中央政府有计划地进行文字改革,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推广普通话,简化汉字。文山州境内汉族一直使用中国传统的汉字和后来的简化汉字。所操汉语属云南方言的分支,其中又可分为文山、广南、丘北三个方言片区。   

文山境内汉族中流传着许多富有烂漫色彩的民间故事,如眷恋人间美好生活的《老君山的传说》、怀念千古忠烈的《杨六郎的传说》、富有哲理的童话《骄傲的公鸡》、歌颂民族英雄的《八寨王》、揭露迷信骗人的《张神师露丑记》、提倡尊老爱幼的《两个媳妇》等,是汉族人民口头创作的文学成果。   

州内汉族中有许多广为传诵的山歌和儿歌,有脍炙人口的《幺妹调》、《蚌壳精调》等,有跳幺妹、跳蚌壳精等舞蹈。   

饮食一般以大米、玉米、杂粮等为主食,菜肴以猪、牛、羊、鱼、鸡、鸭、鹅等为肉食,辅以豆类和各种蔬菜制品。从食品和菜肴的特点看,食品品种较多,菜肴以酸、麻、辣兼之。   

三七炖鸡是文山菜肴名食之首,其味甘苦适中,别具特色,是滋补的一道名菜;椒盐饼,咸麻适中,香酥可口,极富地方风味。其他还有沙糕、油糖糕、油炸粑、豆浆稀饭、汆肉卷粉、过桥米线、糍粑等,均具地方特色。过去盛行打年糕、吃年糕的习俗,寓含着家庭和每个人的生活步步升“高”(糕),过年的家宴中往往少不了鱼(象征“年年有余”),端午节吃粽子把怀念诗人屈原和乡土感情结合起来,端午节的雄黄酒成为既驱虫又避邪的吉祥饮品,中秋节的月饼寓含人间亲族团圆,其他诸如开春时食用的春饼、春卷,正月十五的元宵,农历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尝新节吃新米,结婚喜庆中喝交杯酒,祝寿宴的寿桃、寿糕等。   

服饰各地差异不大。近代以来,男子大多穿长衫、中山装、对襟短衫和扭裆裤,妇女多穿旗袍、面襟短衫和扭裆裤。80年代以来,城乡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衣着花样不断翻新,款式多样,随季节而变。   

汉族喜依山傍水建房。近代以来汉族房屋多为灯笼架二叠水土木结构,或者草房。新中国成立以来,许多人家新建瓦房。上世纪80年代后,逐渐被砖木结构所取代,有的甚至盖起了钢筋混凝房。   

汉族最隆重的节日是春节,还有清明、端午、中元、重阳、冬至、中秋等。     

网站地图

主办: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通信地址:文山市华龙北路2号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举报邮箱:wszzfw@163.com
投稿邮箱地址及电话:wszzfw@163.com,0876-3990249;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及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6-3990268
ICP备案号: 滇ICP备050003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26000023    公安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6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