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生态环境 > 正文

文山州生态环境局关于拟对大王岩风电场110kv送出线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查情况的公示

2022-11-28 17:53  来源:文山州生态环境局  【字体:     打印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文山州生态环境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2年11月28日-2022年12月2日。

联系电话:0876-2191905 0876-2190850(州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中心受理窗口)公示期: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文山市河西路38号文山州生态环境局

邮 编:663099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大王岩风电场110kv送出线路工程

项目名称:大王岩风电场110kv送出线路工程

建设单位: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文山供电局

建设地点: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董干镇、富宁县木央镇

建设性质:新建

占地面积:用地面积11200m2/线路工程长17.792km(永久占地0.54hm2,临时占地0.58m2)

主要建设内容:大王岩风电场110kV送出线路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变电站工程和输电线路工程。(1)变电站工程:普阳变新建一个110kV出线间隔。(2)输电线路工程:起于拟建大王岩风电场董干片区升压站110kV侧出线构架,止于110kV普阳变110kV侧进线构架,全线采用单回路架设,线路全长17.792km,其中13.759km位于麻栗坡县境内,4.033km位于富宁县境内。

项目投资:总投资2349万元,环保投资39.05万元。占总投资的1.67%。

(一)施工期

1、噪声:变电站间隔扩建主要是间隔基础施工和设备安装,基础施工采用人工开挖。输电线路在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基础施工,塔基开挖、线路架设等,主要噪声源有汽车、电动卷扬机等施工机械和施工车辆等,施工设备运行时噪声源强为70~100dB(A)。另外,在架线施工过程中,牵张场内的牵张机、绞磨机等设备也产生一定的机械噪声,其噪声源强为70~100dB(A)。

对策措施:牵张场的布置尽量选择荒草地或裸露地表,并尽量远离线路周边的居民点,以减小牵张场设备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施工噪声经过地形和林木的阻挡,到达沿线人口密集的居民点时已经大幅衰减,且输电线路夜间不施工,架空线路施工噪声对附近声环境的影响可以接受。

废气:施工扬尘主要来源于线路塔基土石方开挖、杆塔架设;线路塔基施工扬尘影响主要集中在塔基施工区。塔基施工除特殊地质区域外均采用人工进行开挖,施工强度小,因此产生的地面扬尘量小。机械燃油烟气主要由变电站间隔扩建、输电线路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产生,产生量较小,所含污染物主要为CO、NO2、HC等,呈无组织排放。

对策措施:加强施工期扬尘的防治,定时洒水降尘,防止扬尘污染周围环境;施工现场临时堆放的裸土及其他易起尘物料应使用防尘网进行覆盖;建筑材料运输车辆加盖帆布,采取密封运输;加强对机械、车辆的维修保养,禁止以柴油为燃料的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减少废气的排放。

3、废水:本项目废水主要来源于变电站扩建间隔施工和输电线路架设,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及建筑施工废水。本项目变电站扩建间隔施工期间,施工人员依托现有生活设施,生活污水纳入变电站内现有设施处理;输电线路施工人员沿线分散,依托周围居民生活设施,仅在施工场地产生少量的生活污水,产生量较少,用作洒水降尘。建筑施工废水主要来源于混凝土搅拌、养护及施工工具清洗等。输电线路塔基施工比较分散,施工废水主要来源于塔基混凝土拌合,根据同类型项目,施工期输电线路塔基施工产生废水量约0.52m3/基,本项目输电线路共新建塔基43基,整个施工期塔基施工废水产生量为22.36m3。输电线路每个塔基产生建筑施工废水量较少,就近回用于塔基施工作业和洒水降尘等,不外排。

对策措施:工程施工人员依托现有生活设施或附近村庄生活设施,或在生活设施不足时在站内空地建设临时生活设施,施工现场仅产生少量洗手废水,直接用于场地浇洒,不外排。混凝土养护废水在建筑物表面及附近硬化场地自然挥发。输电线路塔基浇筑产生的混凝土搅拌冲洗废水,经临时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塔基混凝土搅拌和洒水降尘,不外排。

4、固体废物: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施工期生活垃圾排放量约15kg/d、产生建筑垃圾约0.73t。施工期土石方全部综合利用,不产生弃渣。

对策措施:输电线路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至当地乡镇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建筑垃圾中混凝土、砂石、废砖块等建筑垃圾分类集中堆存、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收集后清运至当地政府指定的堆放场所处置。产生的临时土方堆放于塔基基础施工临时场地,单项工程施工结束后及时回填并进行绿化恢复。

5、生态环境

路径比选方案论证:

①东方案(推荐方案)

线路从董干升压站东北侧出线,左转经瑶人沟至马鹿塘,右转经耿家丫口、黄瓜寨、戛啊,至东瓜坪左转向东北方向,经永利、下马甲、上核桃弯、南利,至马力北侧左转向北走线,经坝达至南利河北岸后,继续向北走线经普梅大梁子至普阳变南侧,利用预留的110kV双回路通道接入普阳变。线路采用单回路架设,全长17.792km,其中大王岩董干升压站至南利河北岸段长13.759km位于麻栗坡县境内,南利河北岸至普阳变段长4.033km位于富宁县境内。

②西方案(比选方案)

线路从大王岩董干升压站东北侧出线,左转经瑶人沟、马鹿塘,至耿家丫口左转向北走线,经马勒至落马垱右转继续朝东北方向走线,经河边、邱家坪、瓦厂至坝达,跨越南利河,至南利河北岸后,向北走线经普梅大梁子至普阳变南侧,利用预留的110kV双回路通道接入普阳变。线路采用单回路架设,全长约17.1km,其中大王岩董干升压站至南利河北岸段长约13.1km位于麻栗坡县境内,南利河北岸至普阳变段长约4km位于富宁县境内。

麻栗坡县和富宁县交界均分布为生态红线范围,无法进行避让,本工程推荐方案在麻栗坡境内对矿产(麻栗坡县小寨铅锌多金属矿详查)区域以及生态红线进行绕行,比选方案路径长约0.7km,但是生态红线少经过约7.5km。各方案技术经济比较表见下表:

序号

方案

项目

东方案

西方案

1

线路长度

17.792km

17.1km

2

海拔高度

650~1850m

650~1850m

3

气象条件

覆冰厚度C=5mm

基本风速V=27m/s

覆冰厚度C=5mm

基本风速V=27m/s

4

交叉跨越

110kV线路2次;

35kV线路1次;

10kV线路8次;

110kV线路2次;

35kV线路1次;

10kV线路6次;

5

交通条件

交通条件较好

交通条件一般

6

矿产压覆情况

已对小寨铅锌多金属矿详查进行绕行,不压覆矿产

7

基本农田情况

经过基本农田区域合计约3km;

经过基本农田区域合计约1.5km;

8

生态红线情况

麻栗坡县:生态红线公开版无

富宁县:累计2km

麻栗坡县:累计7.5km

富宁县:累计2km

9

优缺点

优点:占用生态红线段少,交通条件较好,不涉及压覆矿;

缺点:路径较长,占基本农田区域相对较多。

优点:线路较短,经过基本农田区域少,不涉及压覆矿。

缺点:经生态红线区段较长,交通条件一般。

10

设计推荐意见

推荐

不推荐

本工程线路避让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统筹考虑了电力线路、村庄、矿区和高速公路等限制因素,进行了最大程度的优化,线路方案是唯一可行的方案。本工程输电线路路径(东方案)已取得富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大王岩风电场配套电网工程线路路径走向意见的函(富政函〔2021〕89号),已取得麻栗坡县人民政府关于麻栗坡县大王岩风电场配套电网工程线路路径走向的批复(麻政复〔2021〕355号),原则同意电网工程线路路径走向。已取得麻栗坡县自然资源局出具的《麻栗坡县自然资源局关于大王岩风电场110kV送出线路工程路径走向意见的复函》和富宁县自然资源局出具的《富宁县自然资源局关于大王岩风电场110kV送出线路工程路径走向的审查意见》,两个意见均提出按照国家、省州相关政策做好用地报批后方可动工建设,均原则同意工程路径走向。本工程线路路径已取得主管部门同意文件,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工程选址选线方案可行。

(1)对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的影响

本工程在麻栗坡县境内跨越生态保护红线(公开版)55.26m,3个塔基涉及占用封库版生态保护红线。在富宁县境内11个塔基点涉及占用生态保护红线内,跨越生态保护红线约2.8km,本工程涉及的麻栗坡县内的生态红线为南部边境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富宁县的生态红线为珠江上游及滇东南喀斯特地带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

本项目为国家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线性工程,为民生工程,根据线路方案,共有14个塔基点涉及占用生态保护红线,在富宁县内涉及占用生态保护红线点位分布的植被为干热性稀树灌木草丛,麻栗坡县内涉及占用生态保护红线点位分布的植被为人工林。占用的灌草丛次生性较强,占用的人工林在西南地区分布广泛,不会使这类植被消失,对影响区域的植物物种及分布格局产生的影响不大。本工程推荐路径方案在富宁县境内跨越生态红线区域长度约2.8km,本工程在富宁县境跨越生态保护红线较长,但跨越生态保护红线内植被均为干热性稀树灌木草丛,灌木层高3.5m以下,本工程输电线路全线采取高塔跨越的方式,输电线路经过生态保护红线区时,采取较小塔型、高塔跨越、档距加大等措施,不会造成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生态分割,不会对生态保护红线内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产生影响,输电线路在施工期对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生态系统、野生动物及其生境以及生物多样性影响较小。

本工程在路径最优方案下虽还涉及生态保护红线,但已取得有关部门同意路径走向的函,塔基占地面积非常小,涉及生态红线区域植被植物类型不敏感,在采取环评提出的相应措施后,对涉及生态保护区域影响可接受。

对策措施:优化线路设计方案和塔基布置点位,尽量少占或不占生态保护红线。设置施工控制带,对施工场地四周进行围挡、严格限制施工机械和人员活动范围,必要时使用地表铺垫(如彩条布、草垫、钢板垫等),减少生态影响。开工前,对施工范围要进行严格审查,禁止超计划占地,禁止破坏申请占地外的植物,从源头上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在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应采取小型塔,加大档距,抬升导线高度,减少林木砍伐和植被破坏。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的塔基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对占地红线范围内的表土进行剥离存放,用于绿化恢复;临时堆土及时回填,控制其堆存规模及范围;尽量利用现有道路,减少临时施工道路的开辟并控制新开道路宽度,减少新增临时占地。

(2)对植被的影响

本项目变电工程主要是110kV普阳变新增1回出线间隔。本项目变电站间隔扩建在现有变电站占地范围内。因此,本项目变电站扩建均不新增占地,不会影响区域自然植被。本项目沿线地形主要为山地,林木主要为人工林、灌木丛、松树林及灌草丛,经过密集林区较长。线路对植被的影响方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塔基永久占地改变原土地利用性质,原有植被将遭到破坏;二是塔基周边由于施工活动将对地表植被产生干扰,如放线将导致植被践踏,灌木和乔木等物种枝条被折断、叶片脱落等。本工程仅1个塔基点涉及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由于BZ9塔基所在山包地势较陡,移动塔位出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时将导致线路不能跨越山包,而且小号方向,该基无法避让。由于塔基基础占地很小,输电线路经过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区域时,采取较小塔型、高塔跨越、档距加大等措施,不得在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区内新建施工道路、设置牵张场、材料堆场等临时占地,可进一步减小对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影响,本工程仅1个塔基点涉及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对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影响很小。本工程有9个塔基占地涉及落叶阔叶林,该区域落叶阔叶林是地带性植被破坏后形成的次生类型,且评价区内落叶阔叶林分布面积较大,工程建设对其影响有限。工程占用的灌草丛次生性较强,占用的人工林在西南地区分布广泛,项目建设不会使这类植被消失。

对策措施:在杆塔设计中,通过优化坡比,减少铁塔基础尺寸,从而缩小塔基占地,减少塔基开挖范围,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输电线路施工期,牵张场尽量选择荒草地或裸露地表处,主动避让林木及耕地,牵张场不得占用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对塔位表层无植被或植被很稀疏的塔基,施工结束后通过土地整治、表土覆盖,选择乡土树草种进行植被恢复。线路经过林区时,采用高跨设计,按主要树种的自然生长高度加7m跨越距离确定导线和铁塔高度,避免大范围砍伐林木和“剃山头”的现象。施工中通过采用空中张力放线技术,减小放线通道的林木砍伐量。

(3)对动物的影响:施工期间,工程施工人员、车辆、机械等产生的环境污染可能对动物造成不良影响,输电铁塔建设,必然会涉入和影响一些动物的栖息环境,从而一定程度地导致陆生脊椎动物的转移与减少(动物在上述干扰下可能逃离原环境向外围扩散),一般不会直接导致动物的死亡,尤其是具有飞行能力的鸟类,可以暂时迁移至保护区以及其他生境。工程施工等各种原因导致动物外迁会使得当地陆栖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在短期有所下降,工程完工后环境条件逐渐稳定,动物物种多样性会逐渐恢复,从长远看,预计评价区陆栖脊椎动物的物种多样性不会产生明显的变化。本工程线路部分对所跨越的河流、水库,由于塔位位置距水位较高,塔位对跨越河流无影响,施工期间对鱼类基本无影响。

对策措施:设置保护生态环境的醒目宣传牌标,对施工人员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的法制宣传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生态保护教育,严禁施工人员捕杀项目周边出现的野生动物;对施工临时征地,在施工结束后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恢复受损害的森林植被,以恢复动物的栖息地。

(4)水土流失的影响:根据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本项目建设过程中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面积为1.12hm2,损毁植被面积1.11hm2,经统计,大王岩风电场110kV送出线路工程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1.12hm2,建设期水土流失预测总量为23.87t,新增水土流失量6.04t。新增水土流失中,塔基区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最大,占总流失量的52.3%,水土流失将对工程所在区域的水土资源及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对策措施:采用高低腿铁塔,最大限度地适应现场变化地形的需要,使塔基避免大开挖;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迹地整治,复耕或恢复植被;做好表土的剥离、集中堆放、拦挡、排水及回覆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渣)及时清运至指定地点堆放并进行防护,禁止随意倾倒;输电线路施工时,架空线路施工区场地进行表土剥离,边坡设置挡土墙、边坡防护、排水沟进行防护,施工场地内设置临时排水沟,临时弃土采用装土麻袋进行拦挡;项目建设中各类施工活动要严格限定在用地范围内,严禁随意占压、扰动和破坏周边耕地。

(5)占用基本农田、稳定耕地影响:本工程共5个塔基点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4个塔基点涉及占用稳定耕地。本工程在选址选线设计阶段已避让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统筹考虑了电力线路、村庄、矿区、高速公路、工程区域地形地质情况等限制因素,进行了最大程度的优化,西方案(推荐方案)和东方案(对比方案)均无法避让,西方案(推荐方案)占用基本农田面积较小,仅5个塔基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本工程在选址选线设计阶段已最大程度的优化避让了基本农田、稳定耕地,占用基本农田、稳定耕地的塔基施工结束后,可以移交给当地村民复耕。工程在施工期将严格控制施工期临时占地面积,减少土石方量、减少水土流失、减轻对地表植被的破坏,禁止牵张场选址占用基本农田、稳定耕地,不损坏农田水利设施,施工结束后及时复耕,同时建设单位应按基本农田、稳定耕地保护和管理的相关要求向主管部门履行手续,落实基本农田、稳定耕地补偿和保护工作,可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建设对基本农田、稳定耕地的影响。

对策措施:建设单位应按基本农田、稳定耕地保护和管理的相关要求向主管部门履行手续,落实基本农田、稳定耕地补偿和保护工作;施工期严格控制施工期临时占地面积,减少土石方量、减少水土流失、减轻对地表植被的破坏,禁止牵张场选址占用基本农田,不损坏农田水利设施,施工结束后及时复耕;本工程沿线区域地形较平坦,施工期间注意合理保护和利用表土;表土应按《水保报告》的有关要求进行最好表土剥离和保存,施工期结束后及时复耕;建设单位在施工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农田,保护农灌沟渠,避免施工对沿线农灌系统造成影响。

(6)占用公益林影响:

根据《大王岩风电场110kV送出线路工程项目使用林地现状调查表》,工程选址选线阶段已避让了国家一级公益林,占用的公益林等级符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要求。项目已充分考虑了尽可能减少占用林地,结合地形、后期线路运行情况,无法避免的占用国家二级公益林地818m2,省级公益林地844m2,共涉及占用公益林地1662m2,其中永久占用454m2,临时占用1208m2。项目严格依法办理用地审核、林木采伐审批手续,在取得林地征用审批手续的前提方可开工建设,项目严格按照《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办理使用林地手续,且按《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的规定实行占补平衡,按《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第十二条第三款“公示无异议后,按采伐管理权限由相应林业主管部门依法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要求开展更新性质的采伐。项目的建设符合《云南省地方公益林管理办法》、《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的要求。本工程占用公益林面积不大,主要影响在施工期间产生,施工期在确定的范围、面积进行作业,临时占用的公益林区域内采取植物恢复等措施后,项目建设方案对公益林影响较小。

对策措施:建设单位应按《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云南省公益林管理办法》和《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规范》的相关要求向主管部门履行手续,落实公益林补偿和保护工作。项目对公益林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为此,根据占用的公益林区域的地形地貌及扰动情况,对临时占用的公益林区域内采取植物恢复措施。对于植物物种的选取,应以乡土树种为主,并且注意乔灌草的合理搭配。植被恢复主要从生态修复的角度出发,着重考虑植被的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同时,项目运行后要跟踪监测,加强对临时占用公益林区域内的植被(包括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的管理与养护。

(二)运营期

1、水环境和大气环境:本项目110kV普阳朝变电站间隔扩建投运后,运行方式不变,不新增运行人员,在变电站现有生活污水量基础上不新增生活污水,站内生活污水采用既有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收集处理后用作站内绿化,不外排。线路投运后,无废污水产生。

本项目投运后,无废气产生,对沿线大气环境产生影响较小。

2、声环境:

(1)变电站间隔扩建:本项目普阳变电站间隔扩建不新增主变压器、高压电抗器等噪声源设备,本次出线为110kV电压等级,其产生的噪声极低,不会导致声环境发生明显变化。本次在普阳变电站厂界四周分别进行了现场噪声监测,根据现场监测情况,普阳变电站厂界四周昼间等效连续A声级在44.5dB(A)~47.7dB(A)之间,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在41.8dB(A)~44.8dB(A)之间;普阳变电站厂界四周昼间等效连续A声级在40.9dB(A)~44.1dB(A)之间,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在38.8dB(A)~41.4dB(A)之间;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2类标准评价标准要求。因此,运营期间项目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完成后,变电站厂界噪声仍能够满足。

(2)输电线路工程:项目类比选用《110kV柳树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噪声现状监测》中110kV权峰线5#~6#塔间单回线路噪声断面监测值进行类比验证,本项目线路新建三角排列塔段和类比线路(110kV权峰线)电压等级均为110kV,建设规模均为单回,架线形式均为三角排列,附近均无明显噪声源;虽然本线路评价采用的高度(按设计规程规定的对地最低允许高度要求)与类比线路架线高度有差异,但由高度差异导致的噪声值变化较小。可见,本项目新建单回三角排列塔段线路选择110kV权峰线工程进行类比分析是可行的。类比线路投运后产生的噪声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评价标准要求(昼间≤60dB(A),夜间≤50dB(A))。运营期间线路按设计规程要求进行架线,通过类比可知项目运行期线路的噪声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

3、固体废物:普阳变电站间隔扩建投运后,运行方式不变,不新增运行人员,在变电站现有生活垃圾量基础上不新增生活垃圾、废变压器油和更换的废旧蓄电池。本项目输电线路运行期间,将定期进行设备维修和更换,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旧设备、材料等,这些废弃物主要是废弃的导线、螺丝钉等铁质材料,集中收集后回收利用,对环境影响不大。

4、电磁环境影响

(1)输电线路工程

在保证了6.0m的架设高度后,在最不利塔型计算情况下,110kV单回线路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为0.182kV/m,最大值出现在线路中心投影距离-11m~ -12m和11m~12m处;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2.694μT,最大值出现在线路中心投影距离0m处;

在保证了7.0m的架设高度后,在最不利塔型计算情况下,110kV单回线路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为0.190kV/m,最大值出现在线路中心投影距离-10m~ -12m和10m~12m处;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2.797μT,最大值出现在线路中心投影距离0m处;

本工程严格按《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2010)进行设计,110kV线路经过非居民区导线对地面最小距离6.0m,居民区导线对地面最小距离7.0m后,均可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工频磁感应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100μT,工频电场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4kV/m的要求。

(2)敏感点影响

架空线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为BJ6+1~XBZ11+1线路段北侧最近直线距离17m处的2户住户和BZ14+0~BJ9线路南侧最近直线距离30m处1户住户,根据敏感点电磁环境预测与评价,输电线路附近环境保护目标的电磁环境影响都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评价标准4kV/m、0.1mT的限值要求。

(3)输电线路和其他工程交叉时的电磁环境影响

本项目与110kV小黄线交叉跨越1次,110kV黄壮线交叉跨越1次,与35kV木普线交叉跨越1次,与H39县道跨越3次,与500kV在建线路交叉下穿一次。本工程设计单位为云南恒安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设计过程中严格按照《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进行设计,则项目运行过程中涉及交叉跨越或下穿产生工频电磁场对环境影响小,同时,据现场调查,在本线路跨越35kV线路、110kV线路,穿越500kV线路在线路跨/穿越部位附近距离50m以内没有居民居住。因此,本项目输电线路与其他输电线路对附近居民不存在叠加影响。

5、生态环境影响

(1)植被植物的影响:本项目线路运行期不进行林木砍伐,以减少植被破坏,保护好现有植被及动物生境;仅按相关规定对导线下方与树木垂直距离小于4.5m的零星林木进行削枝,以保证线路安全运行,不会对植物种类和数量产生明显影响。本项目运行期对植被的影响主要线路维护人员踩踏植被和线路电磁环境影响。线路维护人员可能在运行维护过程中对植被造成一定踩踏和引入外来植物。通常线路维护检查1个月左右进行1次,运行及维护人员的数量和负重有限,频次低,对植被的破坏强度小,不会带来明显的持续不利影响。通过禁止维护人员引入外来物种,可避免人为引入外来物种对本土植物造成威胁。从区域类似环境状况的已运行的线路来看,线路周围植物生长良好,输电线路电磁影响对周围植物生长无明显影响。

(2)动物的影响:本项目线路定期维护和检查的人员会对线路及周边区域的动物造成惊扰,但这种干扰强度很低,时间很短,对动物活动影响极为有限。从区域类似环境条件下已运行的线路来看,线路运行时未出现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噪声对走廊附近的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行为表现及生育率等产生明显影响的情况。本项目线路杆塔分散分布,塔基占地不会明显减少陆栖动物的生境面积,线路杆塔档距大,不会阻断陆栖动物活动通道,对陆栖动物种群交流影响小。评价区域内的野生鸟类活动范围大、行动敏捷,且飞行高度一般高于线路架设高度,在飞行时碰撞杆塔的几率不大;从区域内已投运的线路运行情况来看,线路建成后并未对鸟类的飞行和生活习性造成影响。

二、评估结论

(一)《报告表》编制质量

《报告表》编制基本规范,基本满足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基本可行,总体评价结论可信,可作为本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依据。

(二)环境影响评估结论

项目已通过文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文发改基础〔2022〕81号),项目代码2202-532628-04-01-851857。项目输电线路路径长、跨度大,路径已尽可能的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内的密集林区,全线采取高塔跨越生态红线,基本符合《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本项目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区。项目不涉及国家一级公益林、省级一级公益林,占用国家二级及云南省二级公益林,基本符合《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的要求,应按有关规定办理手续;项目属于输变电线性工程,占用基本农田基本符合《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云南电网规划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云政办发〔2008〕142号)文件精神;报告根据《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 1113-2020)等对涉及生态红线部分进行了唯一性论证,并提出了减缓影响的对策措施。项目路径走向取得麻栗坡县、富宁县人民政府原则同意意见。项目建设和运营将对当地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只要建设单位严格落实《报告表》及本评估意见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防治对策措施、要求及建议,项目建设产生的负面影响可以得到控制,其影响程度在区域环境容量可以承受的范围,从区域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大王岩风电场110kv送出线路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文山州生态环境局

2022年11月28日

网站地图

主办: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通信地址:文山市华龙北路2号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举报邮箱:wszdzzwb@163.com
投稿邮箱地址及电话:wszdzzwb@163.com,0876-3990267;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及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6-3990268
ICP备案号: 滇ICP备050003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26000023    公安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6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