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11111111111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 正文

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文山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 引 号  20210918—0024  文  号  文政发〔2021〕24号
 来源  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开日期  2021-09-19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各委、办、局:          

现将《文山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1年9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文山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发〔2018〕17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云政发〔2020〕29号)精神和要求,加快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州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按照“守底线、优格局、提质量、保安全”的总体思路,以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为目标,加强统筹衔接,强化空间管制,采取分类保护、分区管控措施,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努力打造石漠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示范区,筑牢滇东南生态安全屏障。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生态空间得到优化和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环境风险防范体系更趋完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全州经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环境风险防范体系进一步完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面向“碳达峰”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明确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          

(一)生态保护红线和一般生态空间。执行省人民政府发布的《云南省生态保护红线》,将未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的自然保护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基本草原、生态公益林、天然林等生态功能重要、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划为一般生态空间。          

(二)环境质量底线          

1.水环境质量底线。到2025年,重点区域、流域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纳入国家和省级考核的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稳步提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巩固改善。到2035年,重点区域、流域水环境质量根本好转,地表水体水质优良率全面提升,各监测断面水质稳定达到目标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稳定达标。          

2.大气环境质量底线。到2025年,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县(市)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到2035年,环境空气质量全面改善,县(市)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3.土壤环境风险防控底线。到2025年,全州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局部区域土壤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土壤环境风险防范体系进一步完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到2035年,全州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95%以上,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三)资源利用上线。强化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持续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消耗等达到或优于云南省下达的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          

三、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一)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划分。全州共划分68个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分为优先保护、重点管控和一般管控3类。          

1.优先保护单元(共24个),包括生态保护红线和一般生态空间,主要分布在老君山、老山、普者黑及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区、水源地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域。          

2.重点管控单元(共36个),包括开发强度高、污染物排放强度大、生态环境问题相对集中的区域和大气环境布局敏感区等,主要分布在普者黑流域和盘龙河流域、各类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城镇建设区及环境质量改善压力较大的区域。          

3.一般管控单元(共8个),为优先保护、重点管控单元之外的区域。          

(二)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严格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云政发〔2020〕29号)管控要求。强化污染防治和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出全州总体管控要求。根据划分的环境管控单元的特征,对每个管控单元分别提出了生态环境管控要求,形成全州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构建全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四、主要任务          

(一)加快推进“三线一单”成果落地应用。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落实“三线一单”硬约束,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体系,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空间管制要求,将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作为容量管控和生态环境准入要求,以空间、总量和准入管控为切入点落实“三线一单”。          

(二)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各部门要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硬约束作用,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作为资源开发、产业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建设、重大项目选址和审批的重要依据,确保发展不超载、底线不突破。规划环评、项目环评和排污许可等环境政策应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          

(三)支撑区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各部门应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作为推进生态修复、污染物排放控制、环境风险防控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和生态环境监管的重点内容,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促进区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四)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各部门要将“三线一单”落实到具体空间的生态、水、大气、土壤、资源利用等红线、底线和上线要求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基础,确保“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相衔接。          

(五)实施动态更新调整。原则上每5年组织开展全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情况评估,依据评估情况编制“三线一单”更新调整方案,按程序审定后发布。因地方发展战略、国土空间规划、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目标、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等调整导致“三线一单”确需更新的,州生态环境局按照法定权限适时牵头组织调整并上报省生态环境厅备案。          

五、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人民政府要落实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主体责任,切实抓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落地实施工作。将“三线一单”作为综合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前提条件,确保本州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州级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做好“三线一单”的指导协调和监督评估等相关工作。          

(二)落实工作保障。各有关单位要加强能力建设,切实做好技术保障和经费保障,指导各县(市)人民政府开展“三线一单”有关工作,推动“三线一单”成果应用。          

(三)加大监督考核。建立健全“三线一单”实施评估和监督机制,加强实施成效评估,对“三线一单”开展不力、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县(市)和单位,加强督促指导。          

(四)开展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各县(市)要依据本地区管理需求,深入宣传“三线一单”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推广“三线一单”应用经验,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附件:1.各县(市)环境管控单元汇总表          

2.环境管控单元生态环境管控总体要求          

3.优先保护单元、一般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4.重点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附件1          

各县(市)环境管控单元汇总表          

序号

县(市)

单元总数

优先保护单元

重点管控单元

一般管控单元

1          

文山市          

10          

3          

6          

1          

2          

砚山县          

10          

3          

6          

1          

3          

西畴县          

8          

3          

4          

1          

4          

麻栗坡县          

8          

3          

4          

1          

5          

马关县          

9          

3          

5          

1          

6          

丘北县          

8          

3          

4          

1          

7          

广南县          

7          

3          

3          

1          

8          

富宁县          

8          

3          

4          

1          

合计          

文山州          

68          

24          

36          

8          

附件2          

环境管控单元生态环境管控总体要求          

管控领域

管控要求

空间布局约束          

1.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其他区域严格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2.生态保护红线相关管控办法出台后,依据其管理规定执行。          

3.新建旅游景区禁止破坏生态环境,限制在生态脆弱地区布局。根据景区承载能力进行功能分区管理,确定游客容量上限。          

4.严格环境准入,新建项目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准入条件、清洁生产标准和排放标准,已无环境容量的区域,禁止新建增加污染物排放的项目;限制石化、有机化工等高VOCs排放建设项目。          

5.严格控制高排放项目建设,禁止引入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园区发展规划的项目。          

污染物排放管控          

1.加快推进文山州中心城市建成区污水管网和处理设施建设,逐步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能力。到2025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2.严格保护城乡饮用水水源地,整治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染源,确保饮水安全。实现城乡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工业集中区、工矿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和利用效率最大化,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要达到一级A标准。          

3.加大VOCs减排力度,扎实推动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稳固并有效提升优良天数比率。          

4.提高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业减量置换比例,把高能效和低碳排放纳入产能减量置换门槛,明确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控制工业、交通、建筑等行业温室气体排放。          

5.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对农用地实施分类管理,对建设用地实行准入管理,确定土壤环境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实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对污染地块开发利用实行联动监管。          

6.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实行总量控制,严格环境准入管理,落实重金属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          

7.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建立固体废物部门联动监管长效机制,提高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遏制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处置。          

8.加强普者黑和盘龙河等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防治,确保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          

环境风险防控          

1.严格控制盘龙河流域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项目环境风险,合理布局生产装置及危险化学品仓储等设施。          

2.加强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管理,制定和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和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加强风险防控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处置能力。          

3.深入开展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矿场地、固体废物和尾矿库污染防治,实施重金属污染治理和污染地块环境治理,降低土壤污染风险。          

4.严格尾矿库建设项目准入,严控环境污染风险,加快建立健全尾矿库建设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          

资源开发利用效率          

1.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降低水、土地、矿产资源消耗强度。          

2.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用水总量、强度指标管理,严格取水管控,建立重点监控取水单位名录,强化重点监控取水单位管理。全州年用水总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幅等指标达到省考核要求。          

3.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坚持节约用地,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等制度,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单位面积产出水平。          

4.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能耗增量控制目标达到省考核要求。          

   

附件3          

优先保护单元、一般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县(市)

单元名称

管控要求

各县(市)优先保护单元          

生态保护红线优先保护单元          

1.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其他区域严格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2.生态保护红线相关管控办法出台后,依据其管理规定执行。          

一般生态空间优先保护单元          

1.执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原则上按照限制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严格限制大规模开发建设活动。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地发展不影响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          

2.未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的各类自然保护地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管控;重要湿地依据《湿地保护管理规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的通知》《云南省湿地保护条例》《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湿地保护工作的意见》等进行管理;生态公益林依据《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云南省地方公益林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天然林依据《国家林业局关于严格保护天然林的通知》(林资发〔2015〕181号)、《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的通知》(厅字〔2019〕39号)等进行管理;基本草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进行管理。          

饮用水源地优先保护单元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进行管理。          

各县(市)一般管控单元          

空间布局          

约束          

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基本要求,项目建设和运行应满足产业准入、总量控制、排放标准等管理规定。          

附件4          

重点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市)

单元

名称

管控要求

文山市          

文山市马塘工业集中区重点管控单元          

空间布局约束          

1.严格按照工业集中区功能定位进行内部产业布局。          

2.严格落实工业集中区规划环评要求。          

污染物排放管控          

1.工业集中区位于盘龙河上游,应做到废水封闭循环使用不外排。          

2.严格固体废物管理,确保固体废物处理率达到100%,同时做好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及监管工作。          

3.大气环境质量保持在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以内,工业集中区废气达标排放。          

环境风险防控          

1.工业集中区应做好环境风险防范和编制应急预案,以降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的风险,并减缓环境风险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2.工业企业应有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保障居民生活环境的安全。          

3.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应急机制。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1.项目入驻,不得超过工业集中区已确定的土地、水、能源等主要资源能源可开发利用总量。          

2.推进循环发展,推广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水的复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中水回用率。          

文山市          

文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管控单元          

空间布局约束          

1.将原规划中的新平坝片区移除园区体系、逐步实施“退城入园”;东山片区移除园区规划体系,作为文砚同城试验示范区纳入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服务范围。          

2.登高片区禁止引入线路板生产印刷类高污染电子企业和服装加工中的印染类高污染企业,同时布局时应考虑对生物制药和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影响。          

3.严格落实文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环评的要求。          

污染物排放管控          

1.开发区涉水企业执行行业标准或《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废水达标排放率达100%。          

2.登高片区处于城市上风向,位置敏感,应严格控制片区能源结构及影响环境的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不得使用煤作为锅炉燃料,不得引入对空气污染较重的产业,引入项目不得对生物制药和农产品加工及城区、邻近的古木镇环境空气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3.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储(暂)存、转运、处置。          

4.大气环境质量保持在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以内,企业废气达标排放。          

环境风险防控          

1.开发区及入区企业均应制定并落实各类事故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2.设置合理的环境防护距离,作为开发区企业与附近居民集中区等公共设施的控制间距。          

3.登高片区内不宜布局居民集中安置区。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为满足水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要求,规划区各企业应采用冷却水循环使用、废水利用与一水多用等办法解决各企业用水,工业用水循环使用率不低于75%。          

文山市          

文山市市区城镇生活重点管控单元          

空间布局约束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资源集约利用。          

污染物排放管控          

1.加强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建设,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100%;乡镇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2.推进州府所在地文山市生活垃圾分类,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0%。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基本建立。          

环境风险防控          

1.全面推行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严格渣土运输车辆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          

2.严禁洗车污水、餐饮泔水、施工泥浆等通过雨水口进入管网后直排入河。          

3.严禁未密闭和未冲洗运输车辆进入城市核心区行驶。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1.鼓励将城市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分散污水处理设施尾水以及经收集和处理后的雨水用于河道生态补水。          

2.执行禁燃区管理规定,禁燃区内禁止使用高污染燃料,推进“煤改气”“煤改电”,进一步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          

3.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文山市          

文山市德厚镇城镇生活污染重点管控单元          

污染物排放管控          

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基本建立,建成镇区生活污水末端处理设施,并具备一定收处能力。          

文山市          

文山市土壤污染重点管控单元          

空间布局约束          

1.禁止将重金属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或者污染土壤用于土地复垦。          

2.加强对严格管控类耕地的用途管理,依法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严禁种植食用农产品。          

3.对马塘镇、德厚镇、追栗街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实行总量控制,严格环境准入管理,依法关停达标无望、治理整顿后仍不能稳定达标的涉重金属企业。确保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污染物排放管控          

1.加强现有有关行业企业的环境监管,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生产技术和污染治理水平,加快提标升级改造和深度治理,确保稳定达到排放标准。          

2.新、改、扩建涉重金属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应实施重点重金属污染物减量置换或等量替代。          

3.对区域内风险隐患较大、污染相对集中的区域开展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          

环境风险防控          

1.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及产生大量废水的企业,应配套有效措施,防止因渗漏污染地下水、土壤。          

2.产生、利用或处置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的企业在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过程中,应配套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及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3.有重点监管尾矿库的企业要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完善污染治理设施,储备应急物资。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1.禁止将重金属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或者污染土壤用于土地复垦。          

2.加强对严格管控类耕地的用途管理,依法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引导农户种植非食用农产品;对威胁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安全的,制定环境风险管控方案,并落实有关措施。          

3.严格执行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等环境准入要求,涉重金属行业分布集中、产业规模大、环境问题突出的地区,应制定实施更严格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准入标准,依法关停达标无望、治理整顿后仍不能稳定达标的涉重金属企业。          

文山市          

文山市矿产资源重点管控单元          

空间布局约束          

1.加快推动矿山生态修复。          

2.严格执行禁止开采区规定,新建矿山严格控制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          

3.严格尾矿库建设项目准入,严控新增环境污染风险。          

污染物排放管控          

1.推行清洁生产工艺,严格矿产资源开发的污染物排放。          

2.对原有矿业进行技术改造,淘汰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低的落后设备与工艺。          

3.加强绿色勘查开采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研发与推广,积极推进绿色勘查与开发。          

4.加快老矿山改造升级,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完善尾矿库污染防治措施,严格排污许可证制度。          

5.加强对区域企业重金属污染排放控制,确保盘龙河的水质稳定达标。          

环境风险防控          

1.矿山采选区、废水处理设施、固体废物储存场所等应配备完善的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措施,严防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2.对尾矿库、废石堆通过平整、覆土、种植等措施开展复垦还绿,严防重金属污染。          

3.尾矿库所属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开展污染状况自行监测。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1.从源头减少废水产生,实施清污分流,充分利用矿井水、循环利用选矿水。          

2.提高矿产资源回采率和综合回收率,大力开展炉渣、冶炼废渣、尾矿等资源化利用。          

砚山县          

砚山工业集中区重点管控单元          

空间布局约束          

1.严格按照工业集中区功能定位进行内部产业布局。          

2.严格落实工业集中区规划环评要求。          

3.二道箐片区位于具有饮用水功能的红舍克水库水文地质单元的上游,地下水敏感程度高,严禁布设重污染、环境风险高的产业项目。          

4.二道箐片区为岩溶地质构造,须强化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不得建设危废填埋场。          

5.对平远镇、阿舍乡、八嘎乡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实行总量控制,严格环境准入管理,依法关停达标无望、治理整顿后仍不能稳定达标的涉重金属企业。确保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污染物排放管控          

1.工业集中区位于盘龙河上游、清水河水库枢纽工程上游,应做到废水封闭循环使用不外排。          

2.严格固体废物管理,确保固体废物处理率达到100%,同时做好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及监管工作。          

3.大气环境质量保持在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以内,工业集中区废气达标排放。          

环境风险防控          

1.工业集中区应做好环境风险防范和编制应急预案,以降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的风险,并减缓环境风险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2.工业企业应有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保障居民生活环境的安全。          

3.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应急机制。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1.项目入驻,不得超过工业集中区已确定的土地、水、能源等主要资源能源可开发利用总量。          

2.推进循环发展,推广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水的复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中水回用率。          

砚山县          

砚山县县城城镇生活污染重点管控单元          

空间布局约束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资源集约利用。          

污染物排放管控          

1.加强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建设,县城污水处理率不低于100%;乡镇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2.因地制宜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努力实现就近分类、源头减量。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基本建立。          

环境风险防控          

1.禁止新、改扩建涉及易导致环境风险的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使用、贮运等工业企业。          

2.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应急机制。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1.鼓励将城市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分散污水处理设施尾水以及经收集和处理后的雨水用于河道生态补水。          

2.执行禁燃区管理规定,禁燃区内禁止使用高污染燃料,推进“煤改气”“煤改电”,进一步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          

3.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砚山县          

砚山县平远镇城镇生活污染重点管控单元          

空间布局约束          

严格执行畜禽规模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可养区的管理规定。          

污染物排放管控          

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基本建立,建成镇区生活污水末端处理设施,并具备一定收处能力。          

砚山县          

砚山县干河乡城镇生活污染重点管控单元          

空间布局约束          

严格执行畜禽规模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可养区的管理规定。          

污染物排放管控          

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基本建立,建成镇区生活污水末端处理设施,并具备一定收处能力。          

砚山县          

砚山县土壤污染重点管控单元          

空间布局约束          

1.禁止将重金属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或者污染土壤用于土地复垦。          

2.加强对严格管控类耕地的用途管理,依法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严禁种植食用农产品。          

3.严格执行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等环境准入要求,涉重金属行业分布集中、产业规模大、环境问题突出的地区,制定实施更严格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准入标准,依法关停达标无望、治理整顿后仍不能稳定达标的涉重金属企业。          

污染物排放管控          

1.加强现有有关行业企业的环境监管,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生产技术和污染治理水平,加快提标升级改造和深度治理,确保稳定达到排放标准。          

2.新、改、扩建涉重金属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应实施重点重金属污染物减量置换或等量替代。          

3.对区域内风险隐患较大、污染相对集中的区域开展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          

环境风险防控          

1.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及产生大量废水的企业,应配套有效措施,防止因渗漏污染地下水、土壤。          

2.产生、利用或处置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的企业在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过程中,应配套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及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3.有重点监管尾矿库的企业要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完善污染治理设施,储备应急物资。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1.禁止将重金属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或者污染土壤用于土地复垦。          

2.加强对严格管控类耕地的用途管理,依法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引导农户种植非食用农产品;对威胁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安全的,制定环境风险管控方案,并落实有关措施。          

3.严格执行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等环境准入要求,涉重金属行业分布集中、产业规模大、环境问题突出的地区,应制定实施更严格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准入标准,依法关停达标无望、治理整顿后仍不能稳定达标的涉重金属企业。          

砚山县          

砚山县矿产资源重点管控单元          

空间布局约束          

1.加快推动矿山生态修复。          

2.严格执行禁止开采区规定,新建矿山严格控制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          

3.严格尾矿库建设项目准入,严控新增环境污染风险。          

污染物排放管控          

1.推行清洁生产工艺,严格矿产资源开发的污染物排放。          

2.对原有矿业进行技术改造,淘汰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低的落后设备与工艺。          

3.加强绿色勘查开采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研发与推广,积极推进绿色勘查与开发。          

4.加快老矿山改造升级,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完善尾矿库污染防治措施,严格排污许可证制度。          

环境风险防控          

1.矿山采选区、废水处理设施、固体废物储存场所等应配备完善的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措施,严防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2.对尾矿库、废石堆通过平整、覆土、种植等措施开展复垦还绿,严防重金属污染。          

3.尾矿库所属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开展污染状况自行监测。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1.从源头减少废水产生,实施清污分流,充分利用矿井水、循环利用选矿水。          

2.提高矿产资源回采率和综合回收率,大力开展炉渣、冶炼废渣、尾矿等资源化利用。          

西畴县          

西畴县工业集中区重点管控单元          

空间布局约束          

1.严格按照工业集中区功能定位进行内部产业布局。          

2.严格落实工业集中区规划环评要求。          

3.禁止采选、金属加工、冶金、化工等高污染、高能耗、耗水大的工业企业进入工业园区。          

4.工业集中区中部商贸物流区不得引进危险废物、废险化学品仓储和运输等行业。          

污染物排放管控          

1.提高工业集中区的中水回用率,确保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低于80%,生活污水集中处置率达100%。          

2.污水不得直接排入河道,须经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后方可排入河道。          

3.各企业根据废水水质情况自行处理工业废水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后进行污水的资源化利用。          

4.严格固体废物管理,确保固体废物处理率达到100%,同时做好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及监管工作。          

5.大气环境质量保持在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以内,工业集中区废气达标排放。          

环境风险防控          

1.工业集中区应做好环境风险防范和编制应急预案,以降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的风险,并减缓环境风险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2.工业企业应有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保障居民生活环境的安全。          

3.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应急机制。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1.项目入驻,不得超过工业集中区已确定的土地、水、能源等主要资源能源可开发利用总量。          

2.推进循环发展,推广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水的复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中水回用率。          

西畴县          

西畴县城城镇生活污染重点管控单元          

空间布局约束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资源集约利用。          

污染物排放管控          

1.加强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建设,县城污水处理率不低于100%;乡镇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2.因地制宜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努力实现就近分类、源头减量。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基本建立。          

环境风险防控          

1.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制定环境风险防范应急预案,加强项目管理,防范环境风险。          

2.加强环境风险源识别和管理,建立完善的环境风险防范体系,针对不同环境风险采取严格的风险防范措施。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1.鼓励将城市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分散污水处理设施尾水以及经收集和处理后的雨水用于河道生态补水。          

2.执行禁燃区管理规定,禁燃区内禁止使用高污染燃料,推进“煤改气”“煤改电”,进一步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          

3.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西畴县          

西畴县大气环境布局敏感重点管控单元          

空间布局约束          

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大气污染排放管控,严格论证新建、扩建钢铁、石化、化工、焦化、建材、有色冶炼等高污染项目,确保大气环境质量达标。          

西畴县          

西畴县矿产资源重点管控单元          

空间布局约束          

1.加快推动矿山生态修复。          

2.严格执行禁止开采区规定,新建矿山严格控制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          

3.严格尾矿库建设项目准入,严控新增环境污染风险。          

污染物排放管控          

1.推行清洁生产工艺,严格矿产资源开发的污染物排放。          

2.对原有矿业进行技术改造,淘汰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低的落后设备与工艺。          

3.加强绿色勘查开采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研发与推广,积极推进绿色勘查与开发。          

4.加快老矿山改造升级,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完善尾矿库污染防治措施,严格排污许可证制度。          

环境风险防控          

1.矿山采选区、废水处理设施、固体废物储存场所等应配备完善的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措施,严防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2.对尾矿库、废石堆通过平整、覆土、种植等措施开展复垦还绿,严防重金属污染。          

3.尾矿库所属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开展污染状况自行监测。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1.从源头减少废水产生,实施清污分流,充分利用矿井水、循环利用选矿水。          

2.提高矿产资源回采率和综合回收率,大力开展炉渣、冶炼废渣、尾矿等资源化利用。          

麻栗坡县          

麻栗坡县(天保)边境贸易加工园区重点管控单元          

空间布局约束          

1.严格按照工业集中区功能定位进行内部产业布局。          

2.严格落实工业集中区规划环评要求。          

3.引进项目的生产工艺、设备、污染物排放和资源利用等,应达到清洁生产国内先进水平。          

4.逐步淘汰现有工艺落后和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企业,与片区规划功能定位、产业布局不相符的现有企业应保留现有生产规模,不得扩建,并逐步有序转移到规划相符的片区。          

5.湾担坡大坪子以保留现在企业为主,以后不再布局生物制药、农特产品加工等耗水并对水质要求较高的行业。          

6.对铁厂乡、董干镇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严格环境准入管理,确保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污染物排放管控          

1.加快推进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确保受纳水体水质满足环境功能要求。          

2.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防止和减少土壤污染,确保满足土壤环境管控要求。          

3.污水不得直接排入河道,须经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后方可排入河道。          

4.各企业根据废水水质情况自行处理工业废水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后进行污水的资源化利用。          

5.严格固体废物管理,确保固体废物处理率达到100%,同时做好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及监管工作。          

6.大气环境质量保持在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以内,工业集中区废气达标排放。          

环境风险防控          

1.工业集中区应做好环境风险防范和编制应急预案,以降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的风险,并减缓环境风险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2.区内工业用地与人口密集区应进行防护隔离,应建设绿化隔离带,留出必要的防护距离,缓解居住和工业布局距离较近的布局性环境风险问题。          

3.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机制。          

4.建立完善环境监测制度,做好工业集中区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环境的长期跟踪监测与管理。          

5.天保曼文片区北侧、西侧、南侧距离老山自然保护区范围较近,工业集中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高度重视生态保护。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1.项目入驻,不得超过工业集中区已确定的土地、水、能源等主要资源能源可开发利用总量。          

2.推进循环发展,推广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水的复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中水回用率。          

3.优化能源结构,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替代。          

麻栗坡县          

麻栗坡县边境经济合作区重点管控单元          

空间布局约束          

1.严格按照工业集中区功能定位进行内部产业布局。          

2.严格落实工业集中区规划环评要求。          

3.天保口岸核心区中口岸综合服务区、老山生态旅游区禁止引进工业企业。          

4.禁止采选、金属加工、冶金、化工等高污染工业企业进入合作区。          

污染物排放管控          

1.加快推进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废水收集处理率达到100%,合作区废水排放100%达标。          

2.污水不得直接排入河道,须经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后方可排入河道。          

3.各企业根据废水水质情况自行处理工业废水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后进行污水的资源化利用。          

4.严格固体废物管理,确保固体废物处理率达到100%,同时做好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及监管工作。          

5.大气环境质量保持在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以内,工业集中区废气达标排放。          

环境风险防控          

1.工业集中区应做好环境风险防范和编制应急预案,以降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的风险,并减缓环境风险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2.工业企业应有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保障居民生活环境的安全。          

3.工业集中区规划范围不得建设和引入危险品仓储物流行业,其他仓储物流行业与居民点之间应保证卫生防护距离。          

4.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应急机制。          

5.建立完善环境监测制度,做好合作区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环境的长期跟踪监测与管理。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1.项目入驻,不得超过工业集中区已确定的土地、水、能源等主要资源能源可开发利用总量。          

2.推进循环发展,推广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水的复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中水回用率。          

3.优化能源结构,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替代。          

麻栗坡县          

麻栗坡县城城镇生活污染重点管控单元          

空间布局约束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资源集约利用。          

污染物排放管控          

1.加强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建设,县城污水处理率不低于100%;乡镇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2.因地制宜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努力实现就近分类、源头减量。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基本建立。          

环境风险防控          

1.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制定环境风险防范应急预案,加强项目管理,防范环境风险。          

2.加强环境风险源识别和管理,建立完善的环境风险防范体系,针对不同环境风险采取严格的风险防范措施。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1.鼓励将城市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分散污水处理设施尾水以及经收集和处理后的雨水用于河道生态补水。          

2.执行禁燃区管理规定,禁燃区内禁止使用高污染燃料,推进“煤改气”“煤改电”,进一步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          

3.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麻栗坡县          

麻栗坡县矿产资源重点管控单元          

空间布局约束          

1.加快推动矿山生态修复。          

2.严格执行禁止开采区规定,新建矿山严格控制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          

3.严格尾矿库建设项目准入,严控新增环境污染风险。          

污染物排放管控          

1.推行清洁生产工艺,严格矿产资源开发的污染物排放。          

2.对原有矿业进行技术改造,淘汰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低的落后设备与工艺。          

3.加强绿色勘查开采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研发与推广,积极推进绿色勘查与开发。          

4.加快老矿山改造升级,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完善尾矿库污染防治措施,严格排污许可证制度。          

环境风险防控          

1.矿山采选区、废水处理设施、固体废物储存场所等应配备完善的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措施,严防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2.对尾矿库、废石堆通过平整、覆土、种植等措施开展复垦还绿,严防重金属污染。          

3.尾矿库所属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开展污染状况自行监测。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1.从源头减少废水产生,实施清污分流,充分利用矿井水、循环利用选矿水。          

2.提高矿产资源回采率和综合回收率,大力开展炉渣、冶炼废渣、尾矿等资源化利用。          

马关县          

马关县工业集中区重点管控单元          

空间布局约束          

1.严格按照工业集中区功能定位进行内部产业布局。          

2.严格落实工业集中区规划环评要求。          

3.禁止生产工艺及装备落后及耗水量、水污染产生和排放量多的企业进入工业集中区。          

4.对都龙镇、坡脚镇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实行总量控制,严格环境准入管理,依法关停达标无望、治理整顿后仍不能稳定达标的涉重金属企业。确保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污染物排放管控          

1.加快推进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废水收集处理率达到100%,合作区废水排放100%达标。          

2.污水不得直接排入河道,须经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后方可排入河道。          

3.各企业根据废水水质情况自行处理工业废水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后进行污水的资源化利用。          

4.严格固体废物管理,确保固体废物处理率达到100%,同时做好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及监管工作。          

5.大气环境质量保持在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以内,工业集中区废气达标排放。          

6.马关工业集中区通过对小白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严格控制企业入区,减缓因重金属特别排放限值对工业集中区规划实施的限制。          

环境风险防控          

1.工业集中区应做好环境风险防范和编制应急预案,以降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的风险,并减缓环境风险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2.工业企业应有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保障居民生活环境的安全。          

3.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应急机制。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1.项目入驻,不得超过工业集中区已确定的土地、水、能源等主要资源能源可开发利用总量。          

2.推进循环发展,推广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水的复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中水回用率。          

马关县          

马关县县城城镇生活污染重点管控单元          

空间布局约束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资源集约利用。          

污染物排放管控          

1.加强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建设,县城污水处理率不低于100%;乡镇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2.因地制宜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努力实现就近分类、源头减量。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基本建立。          

环境风险防控          

1.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制定环境风险防范应急预案,加强项目管理,防范环境风险。          

2.加强环境风险源识别和管理,建立完善的环境风险防范体系,针对不同环境风险采取严格的风险防范措施。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1.鼓励将城市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分散污水处理设施尾水以及经收集和处理后的雨水用于河道生态补水。          

2.执行禁燃区管理规定,禁燃区内禁止使用高污染燃料,推进“煤改气”“煤改电”,进一步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          

3.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马关县          

马关县都龙镇城镇污染重点管控单元          

空间布局约束          

1.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资源集约利用。          

2.严格执行畜禽规模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可养区的管理规定。          

污染物排放管控          

1.严格控制城镇区域的选矿企业的污染物排放。          

2.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基本建立,建成镇区生活污水末端处理设施,并具备一定收处能力。          

环境风险防控          

建立完善环境监测制度,做好地表水水质的长期跟踪监测与管理。          

马关县          

马关县土壤污染重点管控单元          

空间布局约束          

1.禁止将重金属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或者污染土壤用于土地复垦。          

2.加强对严格管控类耕地的用途管理,依法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严禁种植食用农产品。          

3.严格执行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等环境准入要求,涉重金属行业分布集中、产业规模大、环境问题突出的地区,制定实施更严格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准入标准,依法关停达标无望、治理整顿后仍不能稳定达标的涉重金属企业。          

污染物排放管控          

1.加强现有有关行业企业的环境监管,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生产技术和污染治理水平,加快提标升级改造和深度治理,确保稳定达到排放标准。          

2.新、改、扩建涉重金属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应实施重点重金属污染物减量置换或等量替代。          

3.对区域内风险隐患较大、污染相对集中的区域开展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          

环境风险防控          

1.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及产生大量废水的企业,应配套有效措施,防止因渗漏污染地下水、土壤。          

2.产生、利用或处置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的企业在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过程中,应配套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及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3.有重点监管尾矿库的企业要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完善污染治理设施,储备应急物资。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1.禁止将重金属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或者污染土壤用于土地复垦。          

2.加强对严格管控类耕地的用途管理,依法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引导农户种植非食用农产品;对威胁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安全的,制定环境风险管控方案,并落实有关措施。          

3.严格执行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等环境准入要求,涉重金属行业分布集中、产业规模大、环境问题突出的地区,制定实施更严格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准入标准,依法关停达标无望、治理整顿后仍不能稳定达标的涉重金属企业。          

马关县          

马关县矿产资源重点管控单元          

空间布局约束          

1.加快推动矿山生态修复。          

2.严格执行禁止开采区规定,新建矿山严格控制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          

3.严格尾矿库建设项目准入,严控新增环境污染风险。          

污染物排放管控          

1.推行清洁生产工艺,严格矿产资源开发的污染物排放。          

2.对原有矿业进行技术改造,淘汰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低的落后设备与工艺。          

3.加强绿色勘查开采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研发与推广,积极推进绿色勘查与开发。          

4.加快老矿山改造升级,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完善尾矿库污染防治措施,严格排污许可证制度。          

5.加强对区域企业重金属污染排放控制,确保小白河和南北河的水质稳定达标。          

环境风险防控          

1.矿山采选区、废水处理设施、固体废物储存场所等应配备完善的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措施,严防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2.对尾矿库、废石堆通过平整、覆土、种植等措施开展复垦还绿,严防重金属污染。          

3.尾矿库所属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开展污染状况自行监测。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1.从源头减少废水产生,实施清污分流,充分利用矿井水、循环利用选矿水。          

2.提高矿产资源回采率和综合回收率,大力开展炉渣、冶炼废渣、尾矿等资源化利用。          

丘北县          

丘北县工业集中区重点管控单元          

空间布局约束          

1.严格按照工业集中区功能定位进行内部产业布局。          

2.严格落实工业集中区规划环评要求。          

3.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严格环境准入管理,确保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污染物排放管控          

1.通过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和中水回收利用率等措施,减少工业污水对河流水域的污染。          

2.污水不得直接排入河道,须经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后方可排入河道。          

3.各企业根据废水水质情况自行处理工业废水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后进行污水的资源化利用。          

4.严格固体废物管理,确保固体废物处理率达到100%,同时做好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及监管工作。          

5.大气环境质量保持在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以内,工业集中区废气达标排放。          

6.强化文砚丘平城市群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协作机制。          

7.加强化学需氧量排放监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工业集中区准入标准,限制高污染企业入区。          

环境风险防控          

1.工业集中区应做好环境风险防范和编制应急预案,以降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的风险,并减缓环境风险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2.工业企业应有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保障居民生活环境的安全。          

3.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应急机制。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1.项目入驻,不得超过工业集中区已确定的土地、水、能源等主要资源能源可开发利用总量。          

2.推进循环发展,推广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水的复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中水回用率。          

丘北县          

丘北县城城镇生活污染重点管控单元          

空间布局约束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资源集约利用。          

污染物排放管控          

1.加强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建设,县城污水处理率不低于100%;乡镇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2.因地制宜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努力实现就近分类、源头减量。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基本建立。          

环境风险防控          

1.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制定环境风险防范应急预案,加强项目管理,防范环境风险。          

2.加强环境风险源识别和管理,建立完善的环境风险防范体系,针对不同环境风险采取严格的风险防范措施。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1.鼓励将城市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分散污水处理设施尾水以及经收集和处理后的雨水用于河道生态补水。          

2.执行禁燃区管理规定,禁燃区内禁止使用高污染燃料,推进“煤改气”“煤改电”,进一步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          

3.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丘北县          

丘北县普者黑农业面源污染重点管控单元          

空间布局约束          

1.禁止在普者黑湿地范围内破坏植被、开垦、填埋、占用湿地来开展种植。          

2.严格执行畜禽规模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可养区的管理规定,加强禁养区日常监管,切实巩固关闭搬迁成果。限养区实行养殖总量控制,推行适度规模化集中养殖,严格按规定配套建设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          

污染物排放管控          

1.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禁止施用国家明确的高毒农药施用。          

2.禁止果园、中草药等种植基地使用灭生性化学除草剂,现有基地应采取修建截水沟、排水沟等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3.牲畜养殖适养区实行舍饲圈养,以草定畜,并配套建设牲畜排泄等处理设施。          

4.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基本建立,对普者黑湖流域村寨垃圾收集处理;完善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户厕、畜禽粪便和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通过排污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一级A标排放标准。          

环境风险防控          

1.在农业种植中,禁止使用重金属、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污水以及未经检验和安全处理的污水处理厂污泥、清淤底泥、矿渣等作为肥料。          

2.规范处理处置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水,防止造成养殖基地及其周边土壤的污染。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发展农业节水,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节水改造。          

丘北县          

丘北县矿产资源重点管控单元          

空间布局约束          

1.加快推动矿山生态修复。          

2.严格执行禁止开采区规定,新建矿山严格控制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          

3.严格尾矿库建设项目准入,严控新增环境污染风险。          

污染物排放管控          

1.推行清洁生产工艺,严格矿产资源开发的污染物排放。          

2.对原有矿业进行技术改造,淘汰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低的落后设备与工艺。          

3.加强绿色勘查开采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研发与推广,积极推进绿色勘查与开发。          

4.加快老矿山改造升级,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完善尾矿库污染防治措施,严格排污许可证制度。          

环境风险防控          

1.矿山采选区、废水处理设施、固体废物储存场所等应配备完善的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措施,严防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2.对尾矿库、废石堆通过平整、覆土、种植等措施开展复垦还绿,严防重金属污染。          

3.尾矿库所属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开展污染状况自行监测。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1.从源头减少废水产生,实施清污分流,充分利用矿井水、循环利用选矿水。          

2.提高矿产资源回采率和综合回收率,大力开展炉渣、冶炼废渣、尾矿等资源化利用。          

广南县          

广南县工业集中区重点管控单元          

空间布局约束          

1.严格按照工业集中区功能定位进行内部产业布局。          

2.严格落实工业集中区规划环评要求。          

3.禁止采选、金属加工、冶金、化工等高污染工业企业进入工业园区。          

4.火车站片区不得建设和引进危险废物仓储等行业。          

5.对莲城镇、八宝镇、杨柳井乡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实行总量控制,严格环境准入管理,依法关停达标无望、治理整顿后仍不能稳定达标的涉重金属企业。确保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污染物排放管控          

1.八大河已经没有水环境容量,需加强广南县城的雨污分流力度,加强城区生活污水的收集治理力度,进一步削减水污染物排放量,为工业集中区的建设腾出环境容量。          

2.在纳污水体八大河治理尚没有环境容量的情况下,工业集中区建设的污水处理厂需处理达标后回用,不得外排。          

3.提高八宝片区污水处理能力和回用能力,尽量减少废水的排放量,优先引进废水利用率高的企业。          

4.污水不得直接排入河道,须经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后方可排入河道。          

4.各企业根据废水水质情况自行处理工业废水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后进行污水的资源化利用。          

5.严格固体废物管理,确保固体废物处理率达到100%,同时做好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及监管工作。          

6.大气环境质量保持在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以内,工业集中区废气达标排放。          

环境风险防控          

1.工业集中区应做好环境风险防范和编制应急预案,以降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的风险,并减缓环境风险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2.工业企业应有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保障居民生活环境的安全。          

3.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应急机制。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1.项目入驻,不得超过工业集中区已确定的土地、水、能源等主要资源能源可开发利用总量。          

2.推进循环发展,推广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水的复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中水回用率。          

广南县          

广南县城城镇生活污染重点管控单元          

空间布局约束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资源集约利用。          

污染物排放管控          

1.加强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建设,县城污水处理率不低于100%;乡镇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2.因地制宜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努力实现就近分类、源头减量。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基本建立。          

环境风险防控          

1.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制定环境风险防范应急预案,加强项目管理,防范环境风险。          

2.加强环境风险源识别和管理,建立完善的环境风险防范体系,针对不同环境风险采取严格的风险防范措施。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1.鼓励将城市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分散污水处理设施尾水以及经收集和处理后的雨水用于河道生态补水。          

2.执行禁燃区管理规定,禁燃区内禁止使用高污染燃料,推进“煤改气”“煤改电”,进一步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          

3.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广南县          

广南县矿产资源重点管控单元          

空间布局约束          

1.加快推动矿山生态修复。          

2.严格执行禁止开采区规定,新建矿山严格控制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          

3.严格尾矿库建设项目准入,严控新增环境污染风险。          

污染物排放管控          

1.推行清洁生产工艺,严格矿产资源开发的污染物排放。          

2.对原有矿业进行技术改造,淘汰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低的落后设备与工艺。          

3.加强绿色勘查开采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研发与推广,积极推进绿色勘查与开发。          

4.加快老矿山改造升级,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完善尾矿库污染防治措施,严格排污许可证制度。          

环境风险防控          

1.矿山采选区、废水处理设施、固体废物储存场所等应配备完善的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措施,严防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2.对尾矿库、废石堆通过平整、覆土、种植等措施开展复垦还绿,严防重金属污染。          

3.尾矿库所属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开展污染状况自行监测。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1.从源头减少废水产生,实施清污分流,充分利用矿井水、循环利用选矿水。          

2.提高矿产资源回采率和综合回收率,大力开展炉渣、冶炼废渣、尾矿等资源化利用。          

富宁县          

富宁县百色文山跨省经济合作园区重点管控单元          

空间布局约束          

1.严格按照工业集中区功能定位进行内部产业布局。          

2.严格落实工业集中区规划环评要求。          

3.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实行总量控制,严格环境准入管理,确保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污染物排放管控          

1.工业集中区地表水河流纳污容量有限,对工业集中区的水污染物排放提出更高的要求,园区建设应采取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中水回用率、优化园区配套设施功能布局等措施,严格控制废水外排量。          

2.通过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和中水回收利用率等措施,减少工业污水对河流水域的污染。          

3.污水不得直接排入河道,须经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后方可排入河道。          

4.各企业根据废水水质情况自行处理工业废水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后进行污水的资源化利用。          

5.加强固体废物的管理,工业集中区应建立危险废物的管理体系,提高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实现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和减量化。          

6.大气环境质量保持在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以内,工业集中区废气达标排放。          

环境风险防控          

1.工业集中区属于岩溶发育区,地下水易受污染,应加强水文地质勘查,实施中强化生产区、危废暂存处理处置区、废水处理站等区域的防渗及地下水监控。          

2.加强工业集中区的环境风险源识别和管理,建立工业集中区完善的环境风险防范体系,针对不同环境风险采取严格的风险防范措施。          

3.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应急机制。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1.项目入驻,不得超过工业集中区已确定的土地、水、能源等主要资源能源可开发利用总量。          

2.推进循环发展,推广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水的复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中水回用率。          

富宁县          

富宁边境贸易加工园区重点管控单元          

空间布局约束          

1.严格按照工业集中区功能定位进行内部产业布局。          

2.严格落实工业集中区规划环评要求。          

3.工业集中区产业布局和项目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优化布局。          

4.逐步淘汰现有不符合片区发展定位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企业,与规划功能、产业定位不相符的现有企业有序转移到规划相符的片区。          

污染物排放管控          

1.各片区应根据用地规划、开发程度、产业聚集程度及排水条件,因地制宜规划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中水回用设施,完善各片区雨污分流管网、废(污)水集中处理、中水回用等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各片区污水得到有效收集和处理。          

2.加快推进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确保受纳水体水质满足环境功能要求。          

3.大气环境质量保持在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以内,工业集中区废气达标排放。          

环境风险防控          

1.根据工业集中区功能分区、产业布局、重点企业分布、特征污染物的排放种类和状况、环境敏感目标分布等情况,做好区内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环境的长期跟踪监测与管理。          

2.严格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合理规避地下暗河及落水洞发育区,做好地下水污染防治,按相关规范要求采取针对性防渗措施,确保区域地下水环境安全,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          

3.建立健全区域环境风险防范体系,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工业集中区环境风险防范应急预案。          

4.区内工业用地与人口密集区应进行防护隔离,建设绿化隔离带,留出必要的防护距离,缓解居住和工业布局距离较近的布局性环境风险问题。          

5.强化工业集中区危险化学品储运的环境风险管理,建立应急响应联动机制。          

6.工业集中区属于重点生态功能区,工业集中区建设和发展过程应高度重视生态保护。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1.项目入驻,不得超过工业集中区已确定的土地、水、能源等主要资源能源可开发利用总量。          

2.推进循环发展,推广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水的复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中水回用率。          

3.加快能源结构升级改造和使用清洁能源。          

富宁县          

富宁县城城镇生活重点管控单元          

空间布局约束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资源集约利用。          

污染物排放管控          

1.加强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建设,县城污水处理率不低于100%;乡镇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2.因地制宜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努力实现就近分类、源头减量。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基本建立。          

环境风险防控          

1.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制定环境风险防范应急预案,加强项目管理,防范环境风险。          

2.加强环境风险源识别和管理,建立完善的环境风险防范体系,针对不同环境风险采取严格的风险防范措施。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1.鼓励将城市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分散污水处理设施尾水以及经收集和处理后的雨水用于河道生态补水。          

2.执行禁燃区管理规定,禁燃区内禁止使用高污染燃料,推进“煤改气”“煤改电”,进一步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          

3.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富宁县          

富宁县矿产资源重点管控单元          

空间布局约束          

1.加快推动矿山生态修复。          

2.严格执行禁止开采区规定,新建矿山严格控制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          

3.严格尾矿库建设项目准入,严控新增环境污染风险。          

污染物排放管控          

1.推行清洁生产工艺,严格矿产资源开发的污染物排放。          

2.对原有矿业进行技术改造,淘汰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低的落后设备与工艺。          

3.加强绿色勘查开采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研发与推广,积极推进绿色勘查与开发。          

4.加快老矿山改造升级,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完善尾矿库污染防治措施,严格排污许可证制度。          

环境风险防控          

1.矿山采选区、废水处理设施、固体废物储存场所等应配备完善的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措施,严防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2.对尾矿库、废石堆通过平整、覆土、种植等措施开展复垦还绿,严防重金属污染。          

3.尾矿库所属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开展污染状况自行监测。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1.从源头减少废水产生,实施清污分流,充分利用矿井水、循环利用选矿水。          

2.提高矿产资源回采率和综合回收率,大力开展炉渣、冶炼废渣、尾矿等资源化利用。          

《文山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关闭窗口

网站地图

主办: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通讯地址:文山市华龙北路2号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举报邮箱:wszdzzwb@163.com
投稿邮箱地址及电话:wszdzzwb@163.com,0876-3990267;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及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6-3990268
ICP备案号: 滇ICP备050003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26000023    公安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6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