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七城创建 > 州内信息 > 正文

2024年第9期文山州“七城创建”(绿美文山建设)简报

2024-04-22 10:24  来源:文山州“七城创建”工作指挥部  【字体:     打印

主要内容:

▲ 我州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 我州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成效明显

▲ 文山市聚焦“两个问题”推进美丽集镇建设

▲ 麻栗坡“三问”推进绿美大坪建设

▲ 富宁县高质量高标准推进美丽集镇建设

..........................................................

我州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是坚持“生态化、资源化、可持续”原则,精准治污、科学治污,让农村生活污水收集起来、利用起来。近城镇建成区坝区村庄推行纳管处理模式,生态环境敏感区半山区村庄推行集中设备处理模式,集中连片村庄推行“农户小三格+集体大三格+氧化塘/湿地”生态处理模式,小、散山区村庄结合农村厕所革命,充分利用农户房前屋后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就近就地消纳,变污水为“施肥水”“灌溉水”“景观水”。有效利用闲置沼气池、小水窖、小水塘等,先后将78638座废弃沼气池改造成化粪池和灰水沉淀池,将358个臭水塘、废弃小水窖改造成村内小景观,全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二是整合“涉农资金”“生态转移支付资金”“对口帮扶资金”“奖补资金”等,优先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工作。推行“政府出料+群众出工”“乡镇统筹、村党组织负责、村级自建委员会组织实施”“户内自建、户外共建”的建设模式,通过“四个一点”节约资金(政府统购材料节约一点、群众投工投劳节约一点、施工成本利润节约一点、以废治废节约一点)。实行“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网格长包户”三级包保机制,压实“乡村组户”四方责任。全州建设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处理设施共211座,正常运行率达100%。三是完成全州100户以上自然村公厕改建239座,户厕改建40810座,卫生厕所普及率由2022年的43.98%提升至66.75%,全面完成省级下达任务。全州镇区垃圾设施和村庄生活垃圾设施覆盖率分别提升至98.94%、91.2%。群众自发就地取材建成美丽庭院2.55万个,小菜园、小果园等1.81万个,很多村寨实现从脏得“走不进去”到美得“转不出来”的蝶变。四是把污水垃圾治理和后期管护等纳入村规民约,在村(居)民小组定期开展“红黑榜”评比等活动,通过互比互看、互相监督、互相鼓励,引导群众“收干净、摆整齐、搞绿化、建文明”,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生活新方式。同时,通过入户走访、召开群众会、组织村民代表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方式,让群众认识到创造美好的生活还是要靠自己,实现从“等着看”变为“主动干”,从“动不起来”到“停不下来”、“快不起来”到“慢不下来”的蜕变。

我州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成效明显   近年来,我州加大《文山州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文山州林下三七种植规划(2023—2025年)》和《文山州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市)、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乡(镇)、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森林康养人家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文山州森林庄园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文山州林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文山州林下三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的实施力度,致力于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把林下经济产业打造成乡村振兴、群众增收的重要产业。特别是在林下中药材种植方面,探索建立三七、砂仁、草果等种植示范基地,培育了一批竞争力强、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和新型经营主体,推行“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联农带农机制,逐步形成产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目前,全州建设林下三七示范基地240亩,带动林下三七种植1000亩。2023年,文山州三七在地面积9.53万亩,实现农业产值25.67亿元;人工种植中药材品种100余种,培育基地企业和合作社202户,其中企业43家、专业合作社159户,发展生姜、八角、砂仁、重楼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24.53万亩,全州除三七以外的中药材实现综合产值172.56亿元。

文山市聚焦“两个问题”推进美丽集镇建设   一是聚焦“怎么干”的问题。拿出“革命+拼命”的决心与干劲,及时成立工作专班,统筹协调、科学谋划推进,该拆就拆、该改就改、该建就建;通过“个人出一点、企业拿一点、政府补一点、挂钩单位帮一点、社会捐赠一点”方式,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充分激发平坝籍在外工作领导干部、企业家、集镇群众等资源力量参与集镇建设;大力弘扬“西畴精神”,以“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强大精神全力推进集镇建设,打造“西畴精神”创新实践基地。二是聚焦“干什么”的问题。围绕主道路、主街道全面排查、摸清底数,开展乱象集中整治,杜绝大拆大建;以开好党员大会、群众大会为抓手,集中整治乱象,统筹做好集镇风貌、建筑风格、色彩搭配、亮化美化绿化等要素的科学协调,突出集镇特色和本地文化内涵,迅速掀起干群一心建设美丽集镇热潮;科学制定接地气的方案,以成立自建委员会为抓手,充分动员群众集资、投工投劳,科学布局建设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停车场等配套设施,齐心协力建设自己的美丽家园;突出长效治理,加强精细化管理,规范集镇容貌,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有效解决好集镇环境差、管理缺位、交通秩序混乱等突出问题;以“文山之干”推动产城融合,聚焦古镇历史文化、美食特产,以互联网为抓手,让古镇走出去、走得更远,打响“三七古镇、美食天堂”品牌。

麻栗坡“三问”推进绿美大坪建设   一问“建了什么?”。自创建国家卫生乡镇以来,大坪镇拆除遮阴网和临时围挡20余处、危旧房3间360余平方米、违规搭建8处400余平方米,建成口袋公园、美丽庭院、美丽菜园70余处,栽种果树苗木1300余株,镇区绿化面积接近1000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71.66%。同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建成供水厂1个、全民健身场地1个、健康主题公园1个、健康步道3条1815米,安装路灯444盏,建成区污水管网覆盖率达80.95%。二问“怎么建?”。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每个网格实行“4个1”,即1名镇党政班子成员、1名站所负责人、乡镇街道1名村(社区)干部、1名村(居)民小组干部责任包保;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带动群众自己动手省钱干,充分利用乡镇各种空闲地、废弃地、边角地等拆违建绿、留白增绿、破墙透绿、见缝插绿;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利用主题党日、绿美文山先锋行等活动,组织党员带头创、带头评美丽庭院,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参与绿美建设。三问“如何治?”。把乡镇建成区划分成16个网格,党支部负责定期开展整治,公司负责日常清扫保洁,群众负责落实“门前五包”,形成党建引领、公司负责、群众参与的乡镇卫生常态化清洁保洁机制。同时,坚持把绿美建设与法治教育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纳入村规民约,把“绿美+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在推动采取市场化运作和市场化管理上积极探索,推动形成鼓励和约束机制。

富宁县高质量高标准推进美丽集镇建设   一是立足于打造有格局、有特色、有活力、有温度“四有”集镇理念,把美丽集镇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工作格局。二是通过“拆、改、建、管”四位一体工作法,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组织镇村党员干部、聘请保洁员对重点路段、卫生死角等持续开展常态化清理整治,对村主干道及沟渠垃圾等定期开展集中清理。推行“干部曝光+群众监督”,不定期开展美丽集镇建设巡查,发现问题立即曝光,全程跟踪整改,以防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问题“反弹回潮”。三是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投资、景观设计、亮化建设,统筹推进集镇生态环境高水平提升。四是全面开展街路“扩宽拓绿添亮去污”大行动,对人流车流较为集中的街路因地制宜拓宽1—3米,在主道路合理规划停车位。深入贯彻落实“路长制”,定期组织镇村干部对辖区内公路、乡道进行巡检,落实好保洁维护制度,助力美丽集镇提质增效。

网站地图

主办: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通信地址:文山市华龙北路2号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举报邮箱:wszzfw@163.com
投稿邮箱地址及电话:wszzfw@163.com,0876-3990249;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及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6-3990268
ICP备案号: 滇ICP备050003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26000023    公安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6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