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七城创建 > 州内信息 > 正文

第27期(总第213期)文山州“七城创建”(绿美文山建设)工作信息

2023-09-22 16:37  来源:文山州“七城创建”工作指挥部  【字体:     打印

主要内容

▲州委副书记、州长马忠俊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县(城市)暨健康县城建设提出要求

▲文山市平坝镇“一治二清三保”推动绿美乡村建设

▲砚山县“三举措”打造绿美景区

▲西畴县“四个聚焦”守护绿水青山

▲麻栗坡县观光农业带火乡村经济

▲丘北温浏乡“三宜”建设美丽乡村

▲广南县黑支果乡“四抓四推动”扮靓绿美句町故地“新颜值”

▲富宁县倾力打造东大门大道绿美新标杆

▲马关县产业融合发展“钱”景广阔

.......................................................

一、创建要情

9月7日,全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县(城市)暨健康县城建设推进会召开。州委副书记、州委统战部部长李朝伟主持,州政协主席玉荣等出席。州委副书记、州长马忠俊在会上强调,要知责担责尽责,对标对表国家创文创卫标准一条一条抓好落实,查缺补漏,对账销号,把责任压实到位。针对省级暗访、州级初审和督导反馈问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逐条逐项、举一反三抓整改,把问题整改到位。要加大曝光力度,完善举报奖惩机制,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参与创文创卫,把氛围营造到位。要坚持问题导向,重点聚焦责任落实督、聚焦指标体系督、聚焦问题整改督,加大督查频次,加大暗访曝光力度,把督查严格到位。要落实好门前包干、红黑榜通报、网格管理等长效机制,久久为功、持续用力,用制度保障创文创卫工作质量和持续性,把机制落实到位。要强化组织,合理安排,确保创文创卫与稳增长、保稳定、促发展等各项任务共同推进,把工作统筹到位。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各县(市)、乡(镇、街道)设分会场。李永忠、蒋俊、杨定勋、陈鸷成等在主会场参加会议。

二、县(市)、乡(镇)工作动态

文山市平坝镇“一治二清三保”打造绿美乡村。一是实施污水治理工程。以沙子洞村委会为试点,建设污水排放主管网、入户污水管网、污水收集池等污水处理设施,将沙子洞村委会整村污水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对未建立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寨,将污水治理纳入村规民约管理,从制度上杜绝粪污直排问题。二是实施垃圾集中清运工程。每年人均收取10元的垃圾清运费,将平坝镇11个村委会101个自然村垃圾由该公司统一清运。三是实施卫生常态化保洁工程。组建保洁员队伍共736人,划分保洁网格责任区,开展保洁成绩评比晾晒的方式,督促保洁员做好全镇各村寨卫生日常保洁工作。

砚山县“三举措”打造绿美景区。一是做好顶层设计。编制《砚山县绿美景区十年规划(2022—2031)》,明确景区绿化美化、质量综合管理提升等主要内容,促进景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旅游资源价值提升。二是压紧压实责任。积极推动引导景区建设单位和业主抗实责任,扎实推进绿美景区建设。累计完成2个绿美景区建设项目绿化面积3500平方米、植树164棵、形成投资24.9万元。三是坚持问题导向。直面景区量少质弱、景区建设规范化不够、投资建设力度不足等问题,着力加强景区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景区的标识标牌和休憩服务等旅游基础设施;合理布局景区基础设施和旅游业态,凸显景区建筑特色与生态景观协调和谐;持续提升巩固苗乡三七科技园景区、诸葛山生态风景区的绿美景区建设,同步推进王建川事迹陈列馆和大克底森林康养民俗旅游村景点的A级景区创建和绿美景区建设工作。

西畴县“四个聚焦”守护绿水青山。聚焦执法能力。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推进执法设备、执法手段现代化、信息化建设。健全环境监管执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机制,坚持每季度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保持移动执法现场检查执法人员活跃率100%。二是聚焦督察整治。近年来,西畴先后接受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91个,已完成整改82个,完成率90.9%;接到各级环保督察转办件16件,已全部办结。三是聚焦群众利益。对群众反映的信访案件快速、及时和规范办理,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加强“12369”微信举报平台和“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办件系统管理工作。严格开展环境信访安全评估和全面数据分析,抓准抓实噪声扰民、水和大气污染等环境信访工作焦点热点问题,规范答复投诉人,切实解决一批困扰企业发展、影响群众生活、污染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四是聚焦宣传发动。通过开展集中宣传、发放倡议书、开展线上宣传等方式对昔日石山变绿海,通过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石旮旯”成为“金疙瘩”进行宣传。近年来,通过狠抓工作落实,西畴县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集中式饮用水、河流断面水质均达到Ⅲ类标准,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

麻栗坡县观光农业带火乡村经济。茅草坪村委会以稻田文化为主题,将农业元素与旅游资源相融合,不断拓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等功能。时下,茅草坪村的稻田已由传统的农耕场所华丽转身,逐步成为集农耕、旅游、文化于一身的网红景点,力争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文旅饭”、端上“金饭碗”。目前茅草坪村共种植水稻200余亩,亩产800斤以上。由于气候比较凉爽,土壤和水质较好,稻米品质不错,离县城近,很多人会到该村欣赏稻田美景,同时提前预订新米。这只是麻栗坡县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下一步,麻栗坡县将立足旅游富民惠民,挖掘山水文化资源、盘活闲置资源,通过逐步完善耕种体验、民俗文化、稻米产业、特色餐饮等功能,发展农旅项目,擦亮生态名片,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品牌的“含金量”。

丘北温浏乡“三举措”建设绿美乡村。一是党建引领,建设宜居村庄。坚持用“党建”引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围绕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方面,严格落实周六大扫除制度。二是培育产业,建设宜业村庄。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水资源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做好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培育绿色产业。截至目前,温浏坝达村种植茶叶2500亩、种植砂糖橘2000多亩,坝稿村种植辣椒1000多亩,实现了因地制宜发展多元产业。三是树立典型,建立宜游村庄。积极谋划乡村旅游,在建好、建美村庄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利用“四地”“四旁”增绿美158处,按照以山为景的思路打造了石别村、新安村、竹箐村等绿美村庄,推进村庄乡土化改造,塑造独有的乡村风貌,实现提升乡村旅游与塑造绿美村庄有机结合。

广南县黑支果乡“四抓四推动”扮靓绿美句町故地“新颜值”。一是抓统筹,推动绿美乡村建设“快”起来。乡、村、组书记带头推进、乡贤出动发力、群众积极参与。构建“乡党委+行政村党委(党总支)+村民小组党支部+网格党小组”“一张网”统管,绿美乡村建设和基层治理、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民生保障等同时抓。二是抓基础,推动绿美乡村建设“硬”起来。以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项目为切口,创建牡宜、木保、牛滚塘、黑支果等4个美丽村庄,申报牡宜为精品示范村;挖掘本土“基础桩”,将废弃轮胎、废旧砖瓦、坛坛罐罐等与文化墙巧妙拼接,打造136个新“三园”,绘出86面文化墙,建设“小景观”46个;铺设产业“金路子”,在高峰牛、甘蔗、核桃、蔬菜等重点产业上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群众增收,以“产业兴”带动“乡村美”。三是抓督促,推动绿美乡村建设“严”起来。充分发挥督查考评“指挥棒”作用,建立“红黑榜”、精细化管理与奖惩制度,成立乡考评小组,围绕绿美乡村建设三个层级三个建设标准,开展绿美乡村建设“大严考”。四是抓重点,推动绿美乡村建设“亮”起来。选出牡宜中寨、花果、天生桥牛滚塘等3个村为第一批示范点,对示范点重点突破,形成模范标杆;对雷打山、大园子、里麦、苏木聋等道路沿线村寨持续实施绿化、美化、亮化,最大程度保证“一路一景,路路高颜值”;采取分年度、分梯次、分层级在全乡12个村委会284个自然村以点带面大力推动绿美乡村建设全覆盖,对村内小庭院、宅前屋后、绿化地块、原有建筑、残墙断壁等进行改造,推动乡村面貌再提升。

富宁县倾力打造东大门大道绿美新标杆。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在项目启动前,先后组织到广西、浙江多地考察学习、借鉴成功经验,结合乡土植物、县花、县树和地方文化特色,委托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设计。项目以富宁独有的民族文化和红色革命历史为立足点,以“壮乡绿廊,创享城脊”为设计理念,通过经营城市、激活空间、挖掘文化的方式,打造一条连接富宁老城与高铁新城的畅行绿轴,充分展现富宁“富而好礼,宁家安国”城市理念。二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县花(木棉花)、县树(八角树)为主调,搭配银杏、扁桃、大王棕、蓝花楹、滇秋、美丽异木棉等本地适生绿化树种和薰衣草、波斯菊、月见草、硫华菊、格桑花等100余种乔木和花卉,营造了“四季有花、四季常绿、夏季有荫”的景观效果,配套健康绿道和人行步道,沿线规划布局八角之乡、好礼迎宾、红色文化、坡芽情歌、国防教育5个主题公园和多彩花海、邓小平伟人题词等景观节点,项目建成后将增加城区绿地面积约435亩,为市民提供更高品质休闲空间。三是坚持拓展提升。以东大门大道景观提升改造项目为契机,结合主题公园建设、边坡治理、沿线裸房改造等,有效修复生态绿化,城市风貌、面山绿色空间得到有效衔接,城市功能、城市生活品位大幅提升,实现基础设施和城市风貌双提升。

三、典型案例

马关县大栗树乡乐作大寨产业融合发展“钱”景广阔。马关县大栗树乡乐作大寨在党组织和党员的组织引领下,从过去“管理混乱、无人问津,外人进都不想进”的问题村,蜕变成现在富裕美丽的“新彝村”,成为马关民族文化的又一张靓丽名片。一是旗帜引领激活动能。乐作大寨村的18名党员始终站在前、走在前,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谋思路、定方向、促发展,俯下身子教群众技术,迈开步子找销售渠道,带领村民发展烤烟、辣椒、药材等产业,不断将“红色动能”传输到每一个群众,让党的旗帜始终在乐作大寨高高飘扬。二是管护精细多元发展。在乐作大寨,春天,油菜花金光灿灿、中草药郁郁葱葱、荞麦茁壮成长;秋天,万寿菊花团锦簇、辣椒星星点缀、烟叶喜获丰收,产业多元融合发展成为乐作大寨产业振兴的“新引擎”。通过新老产业结合、四季轮耕、作物套种等种植模式,管好用好每一寸耕地,发展连片化、规模化种植,确保耕地不丢一分、良田好土四季不荒,共发展烤烟672亩,辣椒210亩,油菜、万寿菊280亩,白芨、黄精、重楼等药材500余亩,实现产值1800万余元。三是抱团经营门口致富。村党支部带领一批想干事、有技术的村民,不断突破传统产业发展模式,集分散力量于一体,抱团发展形成合力,推动户均增收1.2万元。建立乐作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鼓励农户成立喜藤葛业农业合作社,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和销路;积极引进收购公司入驻,形成“党支部+公司+农民”的发展模式,推动农民和公司形成农产品供销关系,定向种植万寿菊、油菜籽200亩,实现在家门口将产品换成“真金白银”。

网站地图

主办: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通信地址:文山市华龙北路2号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举报邮箱:wszzfw@163.com
投稿邮箱地址及电话:wszzfw@163.com,0876-3990249;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及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6-3990268
ICP备案号: 滇ICP备050003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26000023    公安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6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