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州政府 > 州政府工作报告 > 正文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2月10日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2014-09-18 10:11  来源: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字体:     打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州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是我州探索新发展、谋求新突破阔步前行的一年。一年来,在州委的领导下,在州人大常委会、州政协的支持下,州人民政府按照州委八届三次、四次全会的部署和州第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快、快中求好的总基调,开拓进取、创新谋变,克难奋进、狠抓落实,努力克服宏观经济下行、实体经济效益下滑、自然灾害频发等困难,巩固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文明进步、边疆和谐稳定、民生持续改善的良好局面。

(一)努力破解“三农”发展难题,农村工作打开新局面

组织力量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摸清全州农村基本情况,编制了“三农”发展大规划,对全州947个村委会(社区)、13807个自然村的发展进行系统规划设计,构建了农村小康进程路线图和时间表,配套出台了推进农村“三权三证”抵押融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政策措施,农村资产盘活初见成效,内生发展动力初步显现。全年粮食总产量15.5亿公斤,增长3.6%;农业总产值227亿元,增长7.1%;三七产业总产值117.3亿元,增长17%,销售收入170.6亿元,增长24.8%;收购烟叶141.7万担,烟农收入17.6亿元,增长9.4%;种植辣椒167.6万亩,综合产值45亿元,增长15%;种植甘蔗80.5万亩,新植油茶21.1万亩、补植补造15.2万亩;实现畜牧业产值90.8亿元,增长8.4%。万寿菊、铁皮石斛、银杏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新认定省级龙头企业6户、州级19户,新增销售收入上亿元龙头企业2户、总数达到22户。

(二)完善工业发展思路,工业经济实现新发展

编制了“一中心四基地”建设、创建云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发展规划,配套出台了承接产业转移优惠政策,高位推动矿产资源“两整一提高”工作,为加快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奠定了良好基础。全州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达到511亿元,增长24.2%,工业增加值157.3亿元,增长20.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7亿元,增长22.7%;民营经济增加值282.2亿元,增长13.9%。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华联锌铟公司日选矿8000吨、云科药业年产60吨三七皂苷生产线等15个工业项目建成投入试生产;天冶公司年产30万吨烧碱、40万吨PVC一期工程等8个项目进入扫尾阶段。产业园区建设取得新成效,砚山工业园区被认定为省级工业园区,文山三七产业园区登高片区、砚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建设步伐加快。策划推动文山—百色跨省经济合作园区建设,园区规划编制工作加紧推进。全年新入园企业28户,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93.3亿元、增长36.9%。

(三)抢抓机遇争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

抓住云南桥头堡建设、石漠化地区脱贫攻坚、云南实施综合交通建设三年攻坚战等政策机遇,组织策划和争取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立项建设。完善州级领导挂钩联系“3个30”重点项目等制度,有力推动了项目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德厚水库“五通一平”和征地移民工作积极开展,新开工建设6件水源工程,完成45件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成“五小水利”工程5万件,新解决2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改造中低产田地30万亩,农田有效灌溉率达26.3%。综合交通建设步伐加快,云桂铁路文山段建设进展顺利,平文、富那高速公路开工建设,蒙文砚高速公路可研报告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续建和新开工改造建设农村公路项目203个2966公里,建设特色产业主干道88.6公里。能源建设取得新成效,开工建设2个220千伏以及一批110千伏、35千伏输变电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加快推进。新建成一批中心超市、商品配送中心、乡村集贸市场,城乡流通网络进一步完善。

(四)着力提升人居环境,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

州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全面完成,城乡各个层次规划编制、修编工作有序开展,规划对城乡建设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新建成一批城市道路、排污管网、绿化亮化工程,积极推动9个城市综合体建设,旧城改造加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特色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传统特色村落保护建设积极开展。全年投入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资金30.3亿元,组织实施1217个整村推进和4个整乡推进新农村项目建设,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落实“农转城”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全年新增转户10.9万人,全州城镇化率达到34.2%。

(五)切实加强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扎实推进“七彩云南文山保护行动”和“森林文山”建设,完成人工造林49.4万亩,封山育林23.4万亩,改造低效林19万亩,新建沼气池4553口,推广节柴灶6333户、太阳能5870台,森林覆盖率达到49.7%。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历史遗留砷渣处置、重点河流污染防控取得新成效,盘龙河文山城区段生态治理稳步推进,普者黑湿地保护力度加大,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稳定达标。严格环境准入和污染排放标准,引导企业推进技术进步,加快节能减排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计划任务。

(六)深化区域合作交流,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效

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以及周边省区、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着力推动协议合作项目落地建设,与云南白药集团、广西百色市等企业和地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全年实施招商引资合作项目293个,引进国内到位资金207.4亿元,增长36.6%,其中引进省外到位资金110.9亿元,增长44.9%。边境口岸建设取得新突破,天保口岸扩大对外开放通过国家验收,都龙口岸、田蓬口岸建设进展顺利。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广南地母历史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启动建设,中房集团普者黑景区开发项目稳步推进,文化旅游资源宣传促销力度加大,文山旅游景区知名度显著提升。全年接待游客830.8万人次,增长28.7%,实现旅游总收入68.3亿元,增长22.4%。

(七)努力拓宽融资渠道,资金保障能力得到新加强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全年争取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83.4亿元,专项转移支付资金65.5亿元,保证了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建设的投入;优化支出结构,民生领域支出达到118.6亿元,占财政支出的60.7%;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稳步推进,财政资金管理进一步规范。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州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全年新增贷款54.9亿元,增长15.6%;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金融服务网点覆盖所有行政村。投融资工作迈出新步伐,与省信用联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协议贷款22亿元支持平文高速公路建设,城投公司成功发行10亿元企业债券。积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全年农业保险赔付2134万元。

(八)突出抓好民生改善,社会事业发展开创新局面

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实施中小学校安工程项目378个,建设面积24.3万平方米;改造593所中小学校食堂,建设面积22.4万平方米;建设教师周转宿舍484套1.69万平方米;实施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项目226个,新建、改扩建幼儿园校舍8.6万平方米;州职教园区一期工程、文山实验小学新校区建成投入使用,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生全部享受生活补助,48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享受免费营养餐。全州教学点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由33.6%提高到42.6%,小学入学率达99.5%,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0.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56%。文山学院合格本科院校建设加快推进。特殊教育稳步发展。

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启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措施,自主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农业技术研发取得新成效,“两杂”新品种推广面积进一步扩大,“滇砚系列”杂交玉米12个品种通过东南亚国家认定,三七连作障碍、药食同源申报等技术攻关取得新进展,丘北辣椒、广南铁皮石斛、富宁八角、马关草果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3家,新增发明专利22件。科技人才培养力度加大,7名省级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合格出站,27名科技人才被授予州级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城乡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文艺创作繁荣发展,《踩山舞云》《坡芽歌书—爱情密码》等多个文艺精品获省级金奖。广南侬氏土司衙署、麻栗坡大王岩岩画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722个村、直播卫星“户户通”11.3万户建设任务,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5.8%和97%。中国云南高原体育训练富宁基地、“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等项目顺利实施,成功举办了州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体育赛事。

医疗卫生保障得到加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巩固发展,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稳步实施。州医院异地扩建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顺利推进。实施了“光明工程”、贫困尿毒症患者救助等一批医疗惠民工程,启动新农合大病保险工作,全面提高医疗筹资标准,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2%。食品药品监督工作全面加强。各种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妇幼健康计划”扎实开展,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明显下降。计划生育政策有效落实,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计划以内,出生人口素质稳步提高。

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开展,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67万人,其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225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698人,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引导和鼓励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全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29.9万人次。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246.9万人次。救灾救济工作全面加强,全年发放城乡低保补助7.57亿元、农村“五保户”生活费2630.7万元,临时救助城乡困难群众2.6万人次、救助资金3909万元。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新开工建设城镇廉租房、公租房28070套,改造农村危房27850户。特困群体帮扶取得新进展,新解决8.1万人脱贫问题。

社会管理全面加强。积极开展边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自治州争创活动,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民族地区保持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宗教和顺。“六五”普法规划和“四五”依法治州规划有序实施,全民法律素质不断提升。积极推行城市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社区管理服务能力得到加强。加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力度,有效化解了一批信访热点、难点问题。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活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打击“两抢一盗”、拐卖妇女儿童、扫毒害保平安等专项行动,禁毒防艾工作深入推进,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驻文解放军、武警部队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双拥共建深入开展,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工作全面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取得新成效。统计调查工作得到加强,第三次经济普查登记工作进展顺利。决策咨询、气象预警预报、修史编志工作取得新成绩,侨务、残疾人、红十字、地震、档案、老龄等各项工作健康发展。

(九)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政府机关作风呈现新气象

认真执行州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加强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充分发挥监察、审计、督查监督作用。依法及时公开政府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完成村庄规划、矿产资源管理、农村产权抵押贷款3件单行条例起草任务。注重听取政协、民主党派、工商联以及社会各界意见,积极支持法院、检察院、人民团体依法依章开展工作。

继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州级行政审批事项40项,调整下放65项。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和运行管理,完成了州、县(市)投资项目并联审批事项的清理和网络审批系统建设,行政审批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全年州、县(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施交易项目2559个,交易额165.1亿元,节约资金1.68亿元。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州委实施办法,严格执行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会风文风明显好转,“三公”经费支出明显下降,公款吃喝、拜年送礼、滥发钱物等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全面停止审批建盖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办公楼。着力整治办事难落实、项目难落地、问题难解决“三难”问题,对198名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公职人员进行了行政问责。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商业贿赂等专项治理,查处工程建设领域腐败案件22件22人,查处商业贿赂案件12件12人,挽回经济损失385.9万元,纠风治乱工作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通过全州上下的共同努力,去年全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53.4亿元,增长13.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55.8亿元,增长28.3%;财政总收入71.7亿元,增长14.5%,地方公共财政收入42.7亿元,增长18.2%,财政支出195.5亿元,增长1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4亿元,增长14%;外贸进出口总额2.8亿美元,增长31.1%;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678亿元,贷款余额409.4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8.8%和1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80元,增长11.6%;农民人均纯收入5460元,增长17.6%;城镇登记失业率3.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5%,人口自然增长率6.69‰,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2.5%,州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各位代表!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州委坚强领导和正确决策的结果,是全州各级干部和各族群众凝心聚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全州各级干部、各族群众、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省驻文单位和驻文军警部队,向所有关心支持文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然很多。主要表现在:工业企业经营困难,城乡消费动力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冰雪灾害对三七、甘蔗等产业发展影响较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受企业效益下滑、矿产品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主体税种增长乏力,财政持续增收和刚性支出矛盾突出;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增收渠道窄,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问题依然突出,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征地拆迁、旧城改造、移民安置、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矛盾问题依然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隐患较多;随着一批冶金化工项目建成投产或即将建成,在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同时,也给节能降耗带来了压力;干部群众思想不够解放,思想观念、创新意识等方面与加快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工作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改革的精神、创新的举措破解发展难题,不辜负全州各族人民的重托和期望。

二、2014年目标任务

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能快则快、加快发展的总基调,把深化改革贯穿于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之中,开拓进取,创新谋变,着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2014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七次全会、州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以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为引领,以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县域经济为抓手,深入推进“产业建设年”三年行动计划,坚定不移地推动“三农”发展与城镇建设协调并进,资源整合与产业提升协调并进,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协调并进,夯实基础与改善民生协调并进,生态文明与边疆稳定协调并进,进一步坚定信心,真抓实干,不断开创文山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新局面。

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财政总收入增长12%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6%以上,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比达到7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6‰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以上,实现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经济质效明显提升、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社会美誉度明显提升。

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的预期目标,既是我州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也充分考虑了我州发展潜力,体现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是民生改善、就业比较充分的速度,是有利于增强经济活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速度,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的速度。

做好今年的工作,必须认清形势、趋利避害,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总体来看,世界经济在较长时期内仍将处于低速增长态势,经济复苏缓慢曲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逐步显现,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而我州经济发展滞后,经济总量小,产业基础脆弱,科技含量低,在“三期”叠加的复杂阶段,发展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但我们仍有条件保持经济较快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安排部署,将进一步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活力。二是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支持云南桥头堡建设、实施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和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将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等方面获得国家差别化政策支持。三是东部地区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进程加快,为我州加快建设云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创造了良好机遇。四是我州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在产业优化升级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蕴藏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内需潜力。五是我州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已建成投产,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将于今年全面动工建设,发展潜能正逐步释放。六是在省委、省人民政府推进与珠三角地区、与邻省邻国深入合作战略中,我州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条件,为我州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我们要强化机遇意识,利用好我州的区位优势和与发达地区发展差距的后发优势,抓住机遇,珍惜大好形势,着力谋求发展新突破,积聚发展新能量,推动文山经济跨越赶超发展。

做好今年的工作,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敢于担当、奋力攻坚,大胆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不断释放改革新红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省委、州委对各项改革任务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我们要准确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州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进改革,坚决打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坚持统筹谋划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改革,既要切实抓好中央和省委、省人民政府已经部署和正在进行的各项改革,又要突出制约我州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大胆探索创新,迅速取得突破,增强发展动力。今年,我们要在行政管理、农村“三权三证”抵押融资、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矿产资源“两整一提高”、产业园区建设、非公经济发展、投融资平台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科技发展、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培养、社会治理、转作风长效机制建设等领域的改革创新上,争取尽快打开新局面,适时推动其他领域改革,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改革带来的新变化,让发展成果更公平、更直接地惠及全州各族人民。

三、今年的工作重点

围绕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今年重点要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实施“三农”发展大规划,加快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努力保障农产品安全。认真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切实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强化农业科技措施,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和高产创建力度,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粮食总产量达到15.5亿公斤。积极推进“粮安工程”建设,提升粮食收储、供应保障能力。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体系建设,扩大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模,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推动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切实保证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让人民群众吃得好、吃得放心。

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指导三七、甘蔗种植户减少灾害损失,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优化种植区域布局,推广优良品种,加快加工项目建设,促进三七、甘蔗产业健康发展,力争实现三七产业总产值140亿元、销售收入190亿元,种植甘蔗86万亩、实现综合产值31亿元。强化规范管理,提升烟叶质量,促进烟草产业平稳发展、烟农持续增收。加快推进辣椒、畜牧等产业基地建设,完成辣椒种植170万亩、实现综合产值60亿元,生猪出栏600万头、肉牛出栏64万头,畜牧产值达到96亿元。创新木本油料基地建设思路,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发展规模种植,更加重视油茶、核桃后期管护,推动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积极扶持发展蔬菜、铁皮石斛、重楼、红豆杉、银杏、万寿菊、淡水渔业等发展潜力明显的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力度,争取新增认定省级龙头企业4户、州级龙头企业10户。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40亿元,增长5%。

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持把扶贫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整合涉农资金和各口扶贫资金,以整乡推进、整村推进建设为重点,强化规划引导和产业支撑,突出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加大《文山州新农村民居建筑设计方案图集》推广力度,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特色民居建设,配套建设乡村绿化、亮化、美化及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新农村建设层次,打造一批富有特色、生态良好、功能完善的美丽宜居村庄。

着力破解农村融资难题。全力推进农村“三权三证”抵押融资工作,加快确权颁证进程,抓紧搭建农村综合产权流转服务平台和保险担保平台,充分调动金融保险机构和农民积极性,努力在盘活农民资产、破解农村发展融资难上实现大的突破,全年完成“三权三证”抵押融资30亿元以上。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兴办、能人牵头带办、涉农部门联办、干部职工帮办、农村基层组织领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合作农场、农业庄园、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全年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0个,其中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00个。加大优质农产品营销力度,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产品销售网点建设,积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探索网上农博会等新兴线上促销农特产品模式,扩大我州优质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二)深入实施工业强州战略,加快新型冶金化工基地建设步伐

强力推进矿产资源“两整一提高”专项工作。排除一切干扰,依法推进矿产资源整顿工作,规范矿业秩序。制定主要矿业发展专项规划,引导和鼓励有实力、有技术、有信誉的企业参与矿产资源整合,组建集探矿、开发、精深加工为一体的矿业企业集团,提升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尽快做大做强矿业经济。

全力推进“一中心四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文山—百色跨省经济合作园区规划建设,推动“桂铝入文”尽早落地,抓紧推进文山60万吨氧化铝技改扩能以及电解铝、铝型材等下游精深加工项目前期工作,推动铝工业中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努力确保云镍公司1万吨电解镍、海螺公司日产9000吨水泥熟料等17个重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争取开工建设华联锌铟公司60吨铟10万吨锌冶炼扩建、州复烤厂搬迁扩能技改等6个重点工业项目,抓紧研究策划钨、锌铟、钛等稀贵金属精深加工项目,推动锰系铁合金资源整合重组,大力发展以三七为重点的生物资源种植加工业,加快铟、钨、锰、生物资源加工基地建设步伐,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工业经济运行协调服务,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发展,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75亿元,增长19%。

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建设。进一步理顺园区管理体制,搭建园区建设投融资平台,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标准厂房建设,为企业入园发展创造条件。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园区,推动文山三七产业园区申报国家级产业园区,促进砚山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再上新台阶,加快推进广南畜牧科技示范园区、文山生物和可持续发展科技示范园区规划建设工作,统筹推进边境经济合作区等产业园区建设。以园区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争取新引进一批企业进入园区发展。年内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4亿元,实现园区工业增加值118亿元。

提升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围绕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和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化与省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推进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争取尽快突破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扶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搭建技术创新平台,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年内争取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户。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加快科技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以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为抓手,着力培养和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和现代商贸物流基地

推动旅游业加快发展。抓住交通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机遇,加快推进以普者黑、坝美景区为重点的旅游开发,积极推进广南地母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改善旅游接待设施。完善政策措施,推动旅游与航空融合发展,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积极开展与省内外旅游合作,着力开发一批精品旅游线路,促进旅游业与航空业健康发展。全年争取接待国内外游客86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4亿元。

加快城乡流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丘北、广南、富宁火车站及物流园区建设,确保与云桂铁路同步建成投入使用。抓紧规划建设砚山物流园区,促进物流与承接产业转移互动发展。加快推进文山城北综合物流中心、天保物流中心等一批物流园区建设。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新改造建设一批中心超市、乡村集贸市场,进一步完善城乡流通网络。

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以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开展沿边金融、跨境金融、地方金融改革创新的先行先试;落实金融招商政策,加大引入新型金融机构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地方金融体系,做实做强地方金融平台。加快农业保险担保体系建设,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支持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电子商务、邮政通讯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积极发展家政、物业管理等社区服务业,引导和扶持私营企业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仓储物流、大企业配套产业和农村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四)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发展环境条件

着力破解水资源瓶颈。抓住国家水利部牵头挂钩联系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机遇,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年内确保德厚水库主体工程开工,那榔、盘龙山水库主体工程完工,清平、平耶水库填筑度汛坝体,完成40件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广南县旧莫乡水利扶贫整乡推进取得明显成效。加快推进赛京、那恒等30件重点水源工程前期工作,争取纳入国家规划盘子,尽早立项建设。切实抓好中小河流域和国际界河治理。继续推进平远、丘北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力争新开工一批中小型灌区和高效节水灌溉项目。

打好综合交通建设攻坚战。配合业主加快推进云桂铁路文山段建设。全力推进平文、富那两条高速公路建设,尽快完成蒙文砚高速公路征地拆迁任务,加快国道323线砚山段和西洒至卖酒坪段、平远至腻脚两条四级公路改造工程建设,启动国道323线广南段、富宁段改造,加大农村公路特别是重点特色农业产业路网建设力度。积极争取启动丘文蒙铁路和文天、石丘、珠广高速公路以及广南机场、丘北机场等一批重点交通项目前期工作。继续争取百色水利枢纽过船设施尽早动工建设。

积极推进能源建设。继续挖掘水电潜力,推进水电站建设,稳步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不断扩大电力装机容量。加快推进电网建设,抓好3个220千伏和一批110千伏及以下输变电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城农网改造升级,提升城乡用电保障水平。推动丽江观音岩至富宁境内500千伏直流送电工程尽早动工建设,为文山—百色跨省经济合作园区建设提供用电保障。开展中缅天然气管道红河至文山支线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城市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建设。

(五)努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强化规划统领作用。按照“先规划、后建设,长远规划、逐步建设”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抓好“文砚丘平”城市群及其他城镇规划编制和修编工作,做好城市交通、供排水、公共事业、生态建设、文化遗产保护、旅游景观等重大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规,使每一块土地都列入规划,每一个项目都按规划实施。重视城市建筑规划设计,逐步形成城市空间形态错落有致、建筑物外观色调协调、民族特色突出的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品位。强化规划对城乡建设的调控和指导作用,加强规划实施监管,依法严厉查处违规违法建筑行为。

提升城镇建设管理水平。加快推进文山城东过境线、城南大道以及各县城骨干路网建设,改善城镇交通网络,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逐步缓解城区交通拥堵问题。结合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园区建设、城镇上山和城镇重要基础建设实际,科学选址,明确定位,加快推进城市综合体建设,年内启动建设5个综合度高、带动性强、影响力大的城市综合体。着力提升城镇人居环境,加快推进城区河道治理和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建设,加强城市管理和环境整治,大力建设绿色长廊、生态林地、风景园林等自然景观,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加快争创国家级园林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进程。扎实推进特色集镇建设,选择条件较好的乡(镇),积极实施路网体系、产业聚集区、特色建筑风格区、管网配套的供水厂和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处理填埋场、综合市场、文化广场、公交车站和停车场、便民服务中心“十个一”标准工程,采取有效措施整治乡(镇)政府所在地脏、乱、差问题。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逐步实现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健全差别化户籍政策,进一步完善进城农民农村承包地、宅基地、林权、集体经济分红等权益保障机制,妥善解决好进城农民医疗、卫生、教育、保险、住房等保障问题,稳步推进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居民。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结合产业园区、物流园区、特色文化旅游小镇建设,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确保进城农民能就业、稳得住、能发展。加大城区学校、医疗机构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切实解决好城市人口集中带来的读书难、看病难问题。年内新增10万农民转户进城,城镇化率达到35.5%。

(六)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加快沿边开放步伐

全面提升区域合作水平。深化与百色市交流合作,加快推进文山—百色跨省经济合作园区规划编制工作,争取省级出台支持园区发展政策,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入园发展。主动融入滇中经济圈和昆明—文山—北部湾、昆明—河内经济带建设,积极参与珠三角、长三角区域合作,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和空间。深化与越南等周边国家合作交流,积极推动州内企业入驻越南河江工业园区,开展机电产品、矿产品的生产加工,引导企业到越南开展多领域的经济技术合作。抓住天保口岸扩大对外开放的机遇,完善口岸设施,加快电子口岸建设,提高通关效率,促进口岸发展迈出新步伐。

促进外贸平稳发展。积极承接加工出口产业转移,推进辣椒、良种玉米出口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外向型加工企业。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昆交会、广交会等各类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览会,利用交易会平台大力宣传我州特色产品,提升我州企业和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帮助企业不断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境内外市场竞争能力。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19亿美元,边境贸易总额58亿元人民币。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落实好承接产业转移优惠政策,加强项目研究和策划包装,改进招商引资方式,强化园区招商、以商招商,加大“点对点”招商力度,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参与省委、省人民政府组织的系列招商引资活动,争取新引进一批央企、民企、外企进入文山发展。进一步加强软硬环境建设,加强引进项目跟踪服务,提高合同履约率、项目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全年力争引进内资到位资金255亿元,利用外资1650万美元。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努力促进就业再就业。完善促进就业政策,加强就业协调服务,统筹解决好大中专毕业生、零就业家庭、低保对象、下岗失业职工就业问题。加大创业扶持力度,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年内发放创业贷款3.7亿元,扶持5300人创业,带动13800人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1300个以上,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5800人以上,确保就业形势稳定。继续发展劳务经济,整合各类涉农培训资金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结合承接产业转移用工需求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全年实现外出务工25万人次,其中就近就地就业7万人次。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全州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50%。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进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破解择校难题。积极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推进高中办学多样化,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州职教园区资源整合和改革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0%。支持文山学院合格本科院校建设和云南三鑫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组建并办好云南开放大学文山开放学院。统筹推进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民办教育、老年教育加快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加快教育信息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提升医疗卫生保障水平。积极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积极推动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制度,提高人民群众健康保障水平。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农民住院报销比例,确保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深入实施“妇幼健康计划”,推进妇幼卫生工作稳步发展,有效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抓好疾病预防控制,打好禁毒防艾人民战争,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切实加强计划生育工作,落实“单独两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加快推进州民族大剧院、州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标志性工程建设,完善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升服务水平。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鼓励文艺创作,打造一批文艺精品,加强文化交流,提升民族文化、三七文化、地域文化品牌。切实抓好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积极引导和扶持发展文化产业。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积极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新增各类社会保险参保人数6.3万人。强化社保基金监督管理,确保安全高效运行。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保障困难家庭和农村“五保户”的基本生活。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

统筹发展其他社会事业。加快推进“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中国云南高原体育训练富宁基地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事业。扎实推进第三次经济普查,加强统计基础能力建设,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加强决策咨询工作,充分发挥政策研究参谋作用。切实抓好气象、水文、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预报,及早落实防范措施,减少灾害损失。加强修史编志、新闻出版、侨务、红十字、地震、档案等各项工作,促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八)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深入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大力推进天然林管护、退耕还林还草、造林绿化、农村能源建设、土地整理、小水窖建设、产业扶持、移民搬迁、劳务输出、素质提高等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着力解决好农村群众用能、吃饭、增收等问题,促进森林植被持续好转,不断巩固山绿水清天蓝好环境,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

强化资源节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落实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纳污限制“三条红线”,进一步提高水资源保障水平。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坝区耕地和基本农田。深入推进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工作,鼓励开发城市地上地下空间,挖掘各类闲置土地、低效土地和废弃土地的利用潜力,提高利用率。

加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坚决守住环境保护红线、底线,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坚决整治矿山私挖滥采、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行为,坚决关闭技术装备落后、生产粗放、资源利用率低的小企业。加强以老君山片区为重点的重金属污染防控和综合治理,严禁在自然保护区内开矿,杜绝重金属污染事件发生。加强重点河流、湖泊综合治理,促进水质持续好转。进一步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保障饮用水源安全。加快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村建设,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强化节能减排,严格企业环境准入和污染排放,积极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推进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快城镇污水管网设施建设,完善污水、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城镇“两污”设施正常营运,确保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年度目标任务。

(九)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认真执行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向人大报告重大事项和向政协通报重点工作推进情况,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和群团组织、民主党派、工商联及社会各界人士参政议政,支持法院和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深入推进“六五”普法和“四五”依法治州工作,不断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和法治意识,强化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加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各项民主管理制度,扩大人民群众的有序参与。抓好未成年人教育保护,努力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全民良好道德风尚。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工作主题,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十大示范工程建设,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保持宗教和顺。扎实抓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工作,深入开展拥军优属和军民共建活动,提高军民融合式发展水平,巩固军政军民鱼水关系。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健全完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发生。创新信访工作方式,完善网上信访,推行部门联合接访和州县乡三级视频联合接访,拓宽群众诉求渠道。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提升化解基层矛盾纠纷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和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边疆安宁。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和监管,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转变行政管理职能。稳步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好上级下放审批事项的对接工作,进一步清理、精简、规范州级行政审批事项,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推动行政审批事项联网审批,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改革预算管理制度,深入推进政府和部门预决算公开,优化财政支出,集中财力保发展、保民生。

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意识,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各个环节,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严格议事决策程序,重大决策事项坚持听证、公示和专家咨询制度。加强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确保行政决策合法。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综合执法,强化执法监督。

加强作风建设。按照中央和省委、州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扎实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反对和着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四风”问题,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州委实施办法,完善作风建设制度,形成长效机制。继续推行州级领导挂钩联系重点项目建设制度,严格执行重点项目、重点工作目标倒逼管理等督查制度,加强督查、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工作,确保重点项目、重点工作落到实处,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扎实推进廉政建设。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完善制度和工作机制,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推行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制定权力运行流程,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增强工作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继续深入开展“小金库”、商业贿赂等专项治理,坚决治理征地拆迁、住房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领域中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制度,带头严格遵守廉政准则,建好班子、带好队伍,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我们将在整体推进各项工作的同时,竭尽全力为民分忧,努力为民办好10件实事:一是着力解决山区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困难。建设山区“五小水利”工程4.3万件,其中建设小水窖4万件,新解决2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实施1200个以上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项目,加大特困群众扶持力度,新解决8万贫困人口脱贫问题。三是着力解决农村出行难问题。改造建设通村油路、特色农业产业骨干路网750公里以上,解决69个建制村的通畅问题。四是着力解决农村使用能源困难问题。新建沼气池4560口,推广太阳能5900台,节柴灶改造7200户,改造中低压配电网230公里,改造电表16890户。五是着力解决城乡群众住房困难问题。新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8350套、基本建成4000套,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3950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不少于1.1万户。六是着力改善城乡办学条件。加快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国家惠民政策,促进教育公平。七是着力实施好医疗卫生惠民工程。完成22个乡(镇)卫生院和75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标准化率分别达65%和61%,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为1500例白内障患者免费实现复明手术,对260名贫困尿毒症患者给予医疗救助。八是着力解决边远山区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题。建设广播电视返盲村“村村通”790个,建设“户户通”工程5万户。着力提升城乡困难群众生活水平。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提高15%以上。十是大力发展老年服务事业。建成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4个、农村幸福院70个,提高城乡社区老年人服务水平。

各位代表!全面改革风正劲,乘风破浪正当时。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改革创新,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把文山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

网站地图

主办: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通信地址:文山市华龙北路2号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举报邮箱:wszzfw@163.com
投稿邮箱地址及电话:wszzfw@163.com,0876-3990249;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及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6-3990268
ICP备案号: 滇ICP备050003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26000023    公安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6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