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打造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样板专栏 > 正文

文山州建好边境小康村奏响乡村振兴“五重旋律”

2022-12-30 10:30  来源:州乡村振兴工作专班  【字体:     打印

为让边境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今年以来,我州坚持“五个紧扣”把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阵地,奏响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重旋律”。

紧扣因地制宜,奏响产业兴旺旋律。注重把自然生态、民族文化、边关风情、红色资源与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群众收入相结合,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麻栗坡县重点打造魔芋产业,马关县推进以砂仁草果为主的“一县一业”中药材种植,富宁县将八角产业列入“一县一业”进行培育,截至目前,全州42个沿边行政村(社区)村集体经济经营性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有31个,占比83.33%。

紧扣红绿共建,奏响生态宜居旋律。以打造千里绿道、万里花带为抓手,加快推进美丽文山、绿色文山、森林文山建设,不断提高文山发展的“含绿量”。把边境地区特有的红色资源、红色文化提升打造为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让红色元素、红色内涵、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红色传承、红色向往处处可见。

紧扣民族团结,奏响乡风文明旋律。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坚持“党建+民族团结”双推进,全面深入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打造沿边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走廊,引导各族群众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强各族边民的“五个认同”。麻栗坡县、富宁县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马关县创建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紧扣精准管理,奏响治理有效旋律。州委主要领导在3个边境县各选一个边境村作为“一竿子插到底”联系村,同时将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纳入“文山之干”作战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建立制定“五合一”工作机制,全面加强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管理。坚持以强边固防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边防”和“五级段长制”责任,推行“五户联防”“十户联防”邻里守望模式,将边境群众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

紧扣群众增收,奏响生活富裕旋律。制定出台州、县两级脱贫人口增收三年行动方案,在产业就业、乡村旅游、盘活资源、政策帮扶、乡村人才引育等方面下功夫,充分依托县域资源优势、基础条件、民族风情等,多措并举拓宽群众增收渠道。麻栗坡县天保镇老寨村依托“英雄老山圣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资源,采用“企业+村集体+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模式运作,每年可实现收益近50万元。马关县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及蔬菜水果等特色产业发展,边境村种植中药材5.5万亩、蔬菜3.06万亩、水果4.82万亩。富宁县田蓬镇下寨行政村上寨村回引在外人员返乡创业,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2022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2642元。麻栗坡、马关、富宁三县沿边行政村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2022年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8万元、1.6万元、1.7万元。

(州乡村振兴工作专班)

网站地图

主办: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通信地址:文山市华龙北路2号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举报邮箱:wszzfw@163.com
投稿邮箱地址及电话:wszzfw@163.com,0876-3990249;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及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6-3990268
ICP备案号: 滇ICP备050003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26000023    公安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6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