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打造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样板专栏 > 正文

富宁县里达镇达孟村“2+2”模式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

2022-06-15 09:42  来源:富宁县政府办  【字体:     打印

近年来,为推进富宁县里达镇孟村基层社会治理,促进民族团结发展、带动乡村振兴,里达镇党委积极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深入推进以党建引领、产业带动和自治、德治相结合的“2+2”治理模式,将达孟村打造为和谐、美丽、宜居的州级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示范点。       

党建为魂筑堡垒,让基层组织“强”起来。里达镇始终坚持把党建这一灵魂贯穿各项工作的始终,突出组织建设、政策宣传、作用发挥,让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强”起来。突出组织建设,积极推进村党总支和4个联合党支部的规范化建设,从致富能手、返乡创业者、转业退伍军人等群体中发现、培养优秀人才,充实党员队伍。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党员选拔到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岗位上来,使其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突出政策宣传,强化活动阵地建设,积极搭建平台,采取“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方式,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定人民群众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突出作用发挥,全村61名党员同志设岗定责、率先垂范,深入开展农村党员亮身份活动,切实把党员身份亮到人、亮到户、亮到村庄道路,以党建带动群建,充分调动青年、妇女和团员建设家园积极性,开展共青团先锋行动和妇女巾帼行动。       

产业为先促增收,让人民群众“富”起来。达孟村在引导外出务工和巩固种植等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产业发展模式,让人民群众真正“富”起来。创新发展经济模式,将土地流转到新型经营主体,以市场定产业,以产业促发展。同时采取“党总支+公司+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黑木耳产业,通过向公司出租蘑菇棚的方式,实现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5万元。试验种植百香果,建成80亩百香果基地,让黑木耳、百香果、天门冬种植产业成为支撑群众收入持续增长的新兴产业。引导群众就近进厂务工,真正实现“土地变租金、资源变股金、劳力变薪金”,有效带动群众收入增长。       

自治为本凝民心,让自我管理“活”起来。达孟村充分发挥政治功能,认真推行“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村务公开等工作法,依法履行自治职责,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基层协商共治格局,做到群众明白、干部清白。不断完善自治制度,建立健全了居民公约、村规民约及保洁制度,做到制度、公约管权管人管事。利用好农村网格化管理,进一步优化社会治理模式,落实党员干部“包村联户”六级网格化管理制度,在醒目位置设置公示牌,将一至六级网格员基本信息进行公示,方便群众联系,接受社会监督。       

德治为基提素质,让乡风文明“淳”起来。达孟村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典型创评活动让乡风文明“淳”起来。以《村规民约》、《评选文明农户、“五好家庭”标准》不断规范村民的言行举止,引导广大村民争做“四有新人”。精心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婆婆”、“好邻里”等一些村民们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活动,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从而调动广大村民参与美丽乡村、文明新村建设的积极性。      

(富宁县政府办)       

网站地图

主办: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通信地址:文山市华龙北路2号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举报邮箱:wszzfw@163.com
投稿邮箱地址及电话:wszzfw@163.com,0876-3990249;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及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6-3990268
ICP备案号: 滇ICP备050003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26000023    公安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6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