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动交流 > 提案办理 > 正文

对政协文山州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3010009号提案的答复

2023-08-23 10:25  来源:州政府办公室  【字体:     打印

A

公开

文农函〔2023〕107号

江松海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提案》(第13010009号)交由我们办理,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进一步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

近年来,为全面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文山州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作为助推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抓手,通过“高位推动、科学规划,分类施策、建管并行”力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质增效。一是分类指导。结合喀斯特地貌特点,探索提出“对能接入城乡污水管网的村庄,优先接入集中治理;对人口集聚、利用空间不足的村庄,采用管网收集、集中处理、达标排放的方式治理;对居住分散、地形复杂的村庄,采用建设收集处理设施分散或集中治理;对地处偏远非环境敏感区、人口规模小的村庄,采用分类就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4种模式,因村施策、精准治理。二是综合推进。以推进县域农村生活污水专项治理规划为主线,加强项目申报,向上争取资金,统筹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活污水防治和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等工作,促进农村各种污水一体推进、综合治理。2022年完成丘北县锦屏镇新发村等2个村黑臭水体整治,11套非正常运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整改。成功申报文山市布都河水库饮用水源地环境综合治理等5个污水治理项目,争取省级以上环保专项资金7061万元。2020年以来共获得中央生态转移支付资金81148万元。三是示范带动。通过打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样板,利用现场会、观摩会等互相参观学习、交流借鉴,实现治污工作由点向面逐步推动。多次组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场观摩会,打造出西畴县田冲村、马关县嘎迪村等一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典型。

二、进一步严格控制农村地区工业污染

文山州紧紧围绕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约束性要求,坚持“提前介入,主动服务;提高效率,依法审批;守住底线,严控风险”的工作原则,既全力支持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促进投资增长,又严格按照环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政策要求依法行政,严把环境准入关,切实从源头上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其次,按照《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要求,对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审批排污许可证:1.位于法律法规禁止建设区域的。2.属于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发布的产业政策目录中明令淘汰或者立即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装备、落后产品。3.法律法规规定不予许可的其他情形。

三、进一步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近年来,文山州农业农村局按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一控、两减、三基本”要求,持续推进结构调整优化,推广轮作模式,深入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行动,通过实施地力提升实现基础减量、配方施肥实现精准减量、有机肥实现替代减量、新技术实现技术减量、示范培训实现引导减量、监督管理实现源头减量措施,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深入开展化学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落实适期防治减量、绿色防控减量、高效用药减量、科学用药减量等专业化统防统治减量措施。坚持疏堵结合、以用为主,全面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行动,建立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机制,推进秸秆“五化”利用,形成多元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利用格局。开展地膜覆盖源头减量化、加厚高强度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推广应用,有序推广健全废旧地膜回收网络体系,提高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和处置水平。截至目前,全州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950.27万亩,商品有机肥226.26万亩,农家肥305.94万亩,绿肥种植103.74万亩,秸秆还田131.08万亩,水肥一体化20.72万亩,累计组织实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161.53万亩次;全州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51%、农膜回收率为25.17%(农膜回收工作要秋收后才开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2.02%o

四、进一步开展积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近年来,文山州强化源头防控,深入打赢净土保卫战。一是推进土壤污染防治。严控涉重金属企业污染物排放,将5家涉镉等重金属排放企业纳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持续推进涉镉等重金属污染源整治,完成马关天赐矿业有限公司污染源场地土壤污染状况风险管控以及西畴福鑫矿业有限公司、和平铅锌矿有限公司2个污染源整治“回头看”发现问题整改及验收。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督促完成37个“一住两公”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报告评审公开工作。持续开展典型行业企业及周边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施盘龙河流域历史遗留采选弃渣及周边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项目(一、二、三)期,累计投资1300余万元,完成21个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二是深化重金属污染治理。谋划开展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成因排查,申报获得中央资金支持1684万元,组织开展文山市、马关县、丘北县农用地污染成因排查项目。科学管控尾矿库风险隐患,持续推进72座尾矿库污染防治工作。开展矿区历史遗留固体废物排查整治,完成文山州历史遗留固体废物排查名录,筛选确定110个矿区开展排查整治工作,超额完成省级下达的首批排查任务(完成78个矿区),并将环境问题突出的18个矿区67点位纳入整改治理名录。三是抓好生产障碍耕地治理修复项目。2020-2023年,文山州农业农村局共争取国家和省级项目耕地生产障碍修复利用项目7个,涉及文山市、砚山县、丘北县和广南县,其中丘北县连续3年承担项目,项目总任务24.8万亩,共争取中央资金5523万元。目前,2020—2021年完成耕地生产障碍耕地治理项目4个,完成17.8万亩耕地生产障碍修复利用,分别在水稻、玉米等主要作物上开展措施落地,通过项目实施,项目区的农产品质量合格率在90%以上,在全州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2022年—2023年2个项目正按时序推进。

五、进一步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工作

为贯彻落实《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做好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和推进生物多样性综合调查。一是开展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2022年底已完成全州8县(市)104个乡镇踏查全覆盖,共设置踏查路线96条并按照要求录入系统提交审核。设置标准样地247个,系统累计录入3121次,共发现外来入侵植物193种,涉及旱地、水田、水浇地、园地、农村道路、河流、坑塘等生境。二是及时防除重点外侵物种。在普查过程中,丘北县和广南县5个点位发现重点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发生面积约222亩。其中,广南县发生面积约2亩,已通过人工拔出运至垃圾热解站进行焚烧,丘北县发生面积约220亩,已通过人工铲除暴晒销毁。同时根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做好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按时将我州加拿大一枝黄花发生与防控情况统计报送至省科教处,并将防控技术指南传达各县(市)农业农村局,要求涉及县(市)持续开展防控工作。三是认真做好外侵有害植物薇甘菊的监测,我州在马关、麻栗坡和富宁3个边境县的22个边境乡镇共设置了45个薇甘菊预警监测点,监测海拔范围110-2050米之间,监测面积137041亩,州、县共同严防严控,把好越南、广西这条边境防线,2008-2022年全州境内均未发现薇甘菊的入侵。四是对生物多样性综合调查项目开展现场质量控制监管,持续推动生物多样性综合调查,进一步摸清我州生物多样性资源本底,为下一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基础,目前已完成2022年第一季度的生物多样性综合调查工作总结及中期成果报告。

六、进一步健全农业环境保护监管机制

一是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管。2022年以来,州生态环境局按照省、州工作要求,严格自然保护地监管职责,按时推进2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变化遥感监测点位的实地核查和问题处理工作,及时将核查信息填报“云南省自然保护地监管平台”。截至目前,26个点位已完成核查、整改并上报省生态环境厅给予销号。二是加强禁养区监管。近年来,州农业农村局严格执行畜禽养殖禁养规定。严格落实规模养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养殖污染防治属地管理责任制度、规模养殖场主体责任制度、部门日常监管制度,强化责任落实。三是强化渔业养殖投入品监管。通过日常管理与隐患排查专项行动有机结合,切实抓牢抓实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自2021年起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以来共抽检水产品样本72份,抽查范围覆盖8个县(市),抽检结果全部合格。2023年第二季度水产品例行监测8个样本,已进行送检。同时,加强和督促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户建立了台账制度,从苗种引进、鱼药和鱼饲料购进及使用情况到产品销售渠道记录,建立完善了登记制度。

下一步我们将采纳您的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一)加强耕地污染溯源研究。通过调查、调研、监测等手段和方式,对全州耕地重金属污染的成因、污染源、污染程度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针对不同污染源污染开展针对性地治理修复。

(二)大力推广防治关键技术。加强农业清洁生产关键技术的指导培训,把绿色防控、生物多样性混栽、水旱轮作、间套种等技术推广到田间地头,鼓励和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从源头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三)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在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监测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农艺调控措趣,全力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

(四)强化对群众的宣传和引导。充分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和科普读物等媒体,普及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知识,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加强治理技术宣传推广,提高农村居民的参与意识。

感谢您对我州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提出的建议并对该项工作的关注及支持!

文山州农业农村局

2023年8月23日

网站地图

主办: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通信地址:文山市华龙北路2号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举报邮箱:wszzfw@163.com
投稿邮箱地址及电话:wszzfw@163.com,0876-3990249;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及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6-3990268
ICP备案号: 滇ICP备050003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26000023    公安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6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