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动交流 > 提案办理 > 正文

对政协文山州十二届五次会议第7号提案的答复

2021-06-17 10:49  来源:文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字体:     打印

                                                                                      A 

                                                                                    公开  

                                                                   文发改函〔2021〕279号  

  

张建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对我州四大重点产业发展工作的建议》(第7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以绿色铝材为支撑的矿电产业、以三七为重点的中医药产业、以康养为特色的旅游产业、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异军突起,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历史性突破。魏桥、神火、中铝等一批企业落地文山,全州绿色铝产能规模达343万吨,占全省的一半、全国的近十分之一,文山从绿色铝生产的空白州一跃成为全省产能最大的州市,创造了产业发展的“神火速度”“魏桥速度”。以三七为重点的中药材种植管理、加工流通、科技研发走在前列,文山三七数字化标准、溯源认证等建设创下行业多项第一,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文山市、砚山县被列为全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广南县被列为特色县,砚山、广南两县被认定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普者黑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是云南省5年来新增的唯一5A级景区,全州旅游业收入较“十二五”末翻了两番。  

为做大做强以绿色铝材为支撑的矿电产业,州委成立以州长为指挥长,常务副州长李先祥、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洁、副州长张彦、州政协副主席赵琼为副指挥长的建设世界一流“中国铝谷”战役指挥部,统筹推进以绿色铝为支撑的矿电产业发展。州委、州政府每年安排1亿元州级财政资金专项支持产业发展。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立足全州绿色铝产能居全省首位、占全国十分之一的优势,抢占行业制高点,紧扣绿色、规模、转化三大关键,跳过中低端,直接步入高端行列,谋划建设世界一流“中国铝谷”,力争实现绿色铝产能总量达500万吨,在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中走在全省前列,为云南产业强省建设多作贡献。大力推进全产业链建设,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实现全部绿色铝合金化,80%就地转化为铝材和铸件,并向铝材深加工和终端产品制造延伸,力争2025年绿色铝材产业总产值达2000亿元。同时着眼长远目标,树立绿色铝产业发展全州一盘棋观念,通盘考虑解决产业发展中要素保障和附属配套难题,加快建设与绿色铝产能相适应的能源、交通、物流保障体系。  

为做专做特以三七为重点的中医药产业,州委成立了以州政协主席吴长昆为组长,张彦副州长为专职副组长,5名副厅级领导任副组长,8县(市)分管领导和19个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以三七为重点的中医药产业发展工作专班领导小组,并由州三七和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心作为牵头单位,统筹推进以三七为重点的中医药产业发展。以三七为重点的中医药产业是文山州乃至云南省最具特色的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云南省已将文山三七列为了云南八大产业中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的重点进行打造,州委、州政府每年安排1000万元州级财政资金专项支持产业发展。为聚力推动三七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提升三七产业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切实把三七产业培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支撑文山跨越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结合产业发展需要,紧紧围绕三七产业发展“标准种植、精深加工、流通市场、科技创新、三七品牌、发展保障、文化宣传、行业治理”开展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文山三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二是召集州内外31家企业、合作社加入“文山三七产业联盟”,加强产业信息沟通、搭建信息平台、扩大交流与合作,探索三七种植集约化、初加工集约化、仓储集约化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子;联合和召集州内50家三七企业、12家合作社、15家科研单位、80余户种植大户共同成立文山三七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形成技术有支撑、市场有保障、管理有团队、业内有影响,集三七育种、基地建设、市场营销、技术和物资配套等种、产、供、销一体化的实体经济组织。三是依托企业分别投资建设文山三七科技示范园和文山三七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与陈士林、赵大庆、李唯奇等省内外专家院士合作,成立院士或专家工作站全力开展三七新品种研究。  

为做精做美以康养为特色的旅游产业,州委成立了以州人大常委会主任徐昌碧为牵头领导,州文化和旅游局为牵头单位的健康生活目的地工作专班,统筹推进以康养为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州委、州政府每年安排1000万元州级财政资金专项支持产业发展。2020年,丘北普者黑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目前正在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广南坝美等3个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富宁鸟王山等31个旅游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目前,全州A级旅游景区总量已达到43个,旅游景区数量排在全省第2位。同时获批了一批旅游名镇名村,旅游扶贫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以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等。2020年全州接待旅游者3618.0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66.93亿元,分别同比恢复93.73%和85.93%,排在全省第一位。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创建普者黑5A级旅游景区为引擎,以把文山打造成为云南旅游文化产业的新高地,把普者黑、坝美打造成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和云南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为目标,着力瞄准“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积极打造具有文山特色的“健康生活目的地”;二是制定出台《文山州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中共文山州委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深入实施“五个一批”工程,着力打好“七张文化牌”。高起点、高水准编制《文山州旅游文化产业全产业链发展规划2018—2025》《普者黑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世外桃源坝美旅游景区总体规划》以及《文山州文化旅游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文山州全域旅游与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文山州乡村旅游规划》《文山州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2020—2022)行动计划》等,为全面推进旅游开发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2次对云南考察提出的“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四个突出特点”的重要指示精神,“守护好云南旅游这块金字招牌”;按照阮成发书记提出的旅游业发展“三减一增”(房子要逐步后退做减法,房屋对外出租要做减法,进入游客吃住要做减法,生态环境保护要做加法)的总要求,依托自身资源优势,以规划为引领,全力打造滇东南康养旅游示范区争取走在全省前列。将积极借力三七为主的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优势,以民族文化和厚重的老山精神、西畴精神文化为支撑,以“旅游文化+”、“+旅游文化”为抓手,大力推进旅游文化产业与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农业和食品加工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边境贸易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旅游文化产业横向产业链的梁架,推动“文、游、医、养、体、学、智”全产业链发展。通过建好“十百千万”(十个高星级酒店、百个精品民宿、千里绿道、万里花带)工程,实施一批“健康生活目的地”重大项目,2021年,全州接待海内外游客力争达到4342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440亿元;到2025年,全州接待海内外游客力争达到9941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007亿元,占全州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要达到15%以上。  

为做优做好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州委成立了以副州长周家宝为牵头领导,州农业农村局为牵头单位的绿色食品牌工作专班,统筹推进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州委、州政府每年安排1000万元州级财政资金专项支持产业发展。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立足全州现代农业发展实际,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占市场、建平台、解难题”发展思路,不断巩固提升重要农产品产能,聚焦中药材、蔬菜、水果、花卉、畜禽、人工菌等优势产业,加大“绿色食品牌”产业发展保障与产业服务支撑,努力促进相关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全州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将文山州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成为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生产基地核心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后花园”,全国优质绿色现代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和食品加工基地,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区域性农产品和食品集散中心。力争到2025年,实现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综合产值1000亿元以上。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多提宝贵意见,以便我们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  

  

  

                                                                     文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6月9日   

(联系人及电话:产业发展科 徐晓川,13769610397)  

网站地图

主办: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通信地址:文山市华龙北路2号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举报邮箱:wszdzzwb@163.com
投稿邮箱地址及电话:wszdzzwb@163.com,0876-3990267;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及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6-3990268
ICP备案号: 滇ICP备050003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26000023    公安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6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