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动交流 > 建议办理 > 正文

对文山州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列席人员座谈会代表提出意见建议的答复(文山州乡村振兴局)

2023-11-06 15:36  来源:文山州乡村振兴局  【字体:     打印

A

公开

文乡振函〔2023〕29号

孟崇礼代表:

您在州十五届人大第十四次会议列席人员座谈会上提出的关于“切实做好脱贫工作成果巩固,真正衔接好乡村振兴”的意见建议交由我局办理,现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州乡村振兴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州委、州政府决策部署,聚焦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理顺工作机制、找准问题不足、细化工作措施,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

(一)常调度勤督查舞好“指挥棒”。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统筹整合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乡村振兴工作指挥部、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等力量,建立工作指挥、责任压实“两套体系”。研究制定《文山州乡村振兴工作指挥部调度制度(试行)》,坚持专班长每周调度、分管领导每月调度、主要领导双月调度工作机制,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与脱贫人口持续增收等各项重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调度。下达2023年工作要点、目标任务,采取重点督导、点对点督导等方式强化督查,倒逼责任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进。2023年1—9月,共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调度282次,其中:主要领导双月调度4次,指挥长月调度98次,各专班长周调度180次。

(二)重监测化风险织牢“防护网”。坚持线下、线上网格化常态化排查机制,压实线下网格化排查责任,强化部门间信息预警和数据比对分析,充分发挥“政府救助平台”对防止返贫监测的补充作用,推动精准监测、精准帮扶。2023年1—9月,累计申请事项23768件,办结23631件、办结率99.42%,没有超时件。今年以来,通过常态化监测和集中排查,全州共新识别监测对象628户2170人、风险再标注46户211人。截至9月30日,全州共有监测对象18564户72286人,其中:风险已消除14114户56739人、风险消除率78.49%,风险未消除户均已制定落实帮扶措施,返贫致贫风险可控。同时,组织开展2023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调整完善帮扶措施,户均落实帮扶措施7.59个,实现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全覆盖,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三)激活力强造血拓宽“致富源”。一是突出抓好产业发展促增收。制发《文山州2023年产业发展促脱贫人口增收重点工作措施》《文山州加快发展乡村庭院经济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持续推进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九个一批”措施落实。持续壮大三七、烤烟、辣椒、蔬菜、八角、肉牛等优势产业,整乡(镇)推进乡村产业发展,推行粮烟协同等模式提高复种指数,转变优化农业投入方式、利益联结分配方式,构建“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提升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截至目前,全州累计培育农业龙头企业42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4343个,注册家庭农场477个;1229个新型经营主体与有产业发展条件及意愿的13.98万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建立“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培育认定农村致富带头人3193名(州级命名表扬100名),带动群众增收致富5万余户。新增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6.03亿元、1.3万户,贷款量同比增长119.86%,贷款余额12.1亿元,贷款余额户数2.66万户,居全省前列;累计发放“富民贷”5394户4.28亿元。发展“庭院经济”4万余户,实现增收2亿余元。二是突出抓好稳岗就业促增收。印发《文山州2023年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促增收重点工作措施》,全力抓实劳务输出培训、劳动技能培训和跨省务工、雨露计划毕业生就业、扶贫车间吸纳就业、开发公益岗位安置就业等补贴补助兑付,推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促增收。目前,全州转移脱贫劳动力就业30.31万人,完成目标任务28.9万人的104.88%;易地搬迁安置区劳动力转移就业2.93万人,完成目标任务2.6万人的112.7%。全州386个正常运行就业帮扶车间吸纳2.92万人就业,其中: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4774人,兑现吸纳就业奖补492.55万元。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3.96万人就业,其中:安置脱贫劳动力及监测对象就业3.82万人,选聘、续聘生态护林员15913名,兑现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2.18亿元。全州2023年雨露计划毕业生已就业2712人,就业率74.42%;审核通过2023年春季学期雨露计划助学补助学生16275人次,发放补助3336.75万元,完成发放任务。前三季度,全州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累计人均纯收入13300.57元,同比增长17.28%,绝对值比全省高1014.63元,排全省第5位。

(四)严入库强管理拧紧“安全阀”。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加强项目审核把关和项目库管理督促指导,确保中央、省级财政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比例分别达60%、52%。强化资金支付调度、督查,确保资金支付达到序时进度。截至目前,中央和省财政衔接资金到位17.23亿元,启动实施项目1044个,开工率99%,全州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支出13.34亿元,支出进度77.4%。中央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67.2%,各县(市)均达到60%以上要求。省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59.7%,各县(市)均达到52%以上要求。

(五)诚协作真帮扶擦亮“沪文牌”。强化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申报,上海市计划内财政援助资金到位3.26亿元,援建项目49个,资金总量排全省第4位。截至目前,项目已全部启动实施,项目总体进度82%;累计完成报账资金2.76亿元,报账率84.84%。强化东西部人才交流,共有21名上海干部、80名专业技术人才在文挂职或支医支教;选派70名专业技术人才到上海进修学习,协作机制共培训各类干部人才917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9146人。强化文品入沪,帮助采购和销售文山农特产品2.1亿元。强化园区共建,帮助引导落地投产企业20家、实际到位资金4.47亿元,新增共建产业园区1个,实现东西部合作共建产业园区8县(市)全覆盖。

(六)育示范重引领绘就“和美卷”。一是打好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翻身仗”。每两月定期组织县市、乡镇干部现场观摩调度,常态化举办“文山之干·书记大擂台”,常态化开展“绿美先锋行”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弘扬“西畴精神”,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累计发动群众参与绿美乡村建设1000万人次。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域推广“五分钱”“一角钱”工程,1.3万个村全覆盖建立垃圾清运收费制度,全州镇区垃圾设施和村庄生活垃圾设施覆盖率得到大幅度提高。二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率先在全省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实施乡村振兴“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三个一”行动,扎实推进“千万工程”落地见效。全州基本建成示范乡镇18个、精品示范村135个、美丽村庄433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42个,正在建设示范乡镇9个、精品示范71个村、美丽村庄303个、宜居宜业和美示范村16个(目前5个村已列入省级公布第一批创建名单)。建成八宝、白脸山、龙树脚、东升、洒戛竜等一批带动群众增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乡村旅游示范村。三是强化亮点经验宣传推介。深入挖掘提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经验做法和亮点成效,加强宣传报道推介。富宁县田蓬镇下寨村上寨小组入选全国脱贫人口增收现场推进会云南省10个典型案例并在全省借鉴推广。42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指标完成情况在全省边境州(市)中排名第2。文山高峰牛、八宝米、三七等“土特产”典型经验得到省级发文推广。西畴县石漠化治理工作、马关龙树脚农旅融合示范村、八宝秋收“丰”景等一批经验亮点登上央视《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麻栗坡县《小魔芋,撑起致富大产业》、文山市庄子田村《荒山披绿装,石旮旯里长出“摇钱树”》被人民网点赞。砚山县王陆芬创办彝绣合作社带领乡亲脱贫致富、广南八宝镇探索“公司+基地+科技+农户”模式助增产增收、砚山县万寿菊喜获丰收等典型在《人民日报》、央视网报道。丘北辣椒科技赋能种植和西畴县沪滇协作持续发力助推猕猴桃产业发展得到新华网关注。

二、存在困难问题和下步工作措施

文山州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州乡村产业道路建设滞后,农业灌溉不足,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全州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仅有419户,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仍然偏低,农产品精深加工依然是较大短板。三是资金投入与发展矛盾突出。各县(市)历史欠账较大,地方财力主要用于“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用于支持乡村振兴方面的资金非常有限,资金投入与发展的矛盾突出。

下步,我们将重点抓好6个方面的工作:

(一)巩固好“三保障”及饮水安全。以“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为重点,落实好过渡期各项政策。控辍保学、安全住房问题实现常态清零,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实现应保尽保。今年全部解决单纯依靠小水窖供水问题。继续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这篇文章,有效解决搬迁群众就业就学就医问题。

(二)坚决守牢不让一个群众返贫底线。持续落实好群众监测和帮扶机制,着重在“早、简、准、实”四个字上下功夫。围绕“拓展监测渠道,开展集中排查,加强政策落实、强化精准施策”四项措施抓好落实。压实“一对一”帮扶责任,制定“一对一”消除风险措施,做好年度动态管理工作,在上半年大排查的基础上,结合即将启动的年度动态管理工作,再开展一次“拉网式”的大排查,找准监测对象,精准制定帮扶措施,坚决守牢不让一个群众返贫底线。

(三)抓实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持续增收。在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就业方面发力和寻找突破点,在农业市场主体培育、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等方面下功夫,“十四五”期间每村(含农村社区)重点培养3至5个理念新、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致富带头人,结合绿美乡村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庭院经济发展。

(四)用好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驻村帮扶、社会帮扶四支力量。围绕产业发展、劳务输出、招商引资、产业园区建设等深化合作,深入实施教育、医疗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更多民营企业到脱贫县投资兴业,动员引导更多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做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这篇大文章。

(五)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用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政策措施,聚焦道路、水利、通信、农房等加大投入,年内完成农村公路硬化5144公里,建成42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大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示范村,完成9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71个精品示范村、303个美丽村庄建设。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大力推进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为总抓手的“三个一”行动(农民增收“一口清”、基层治理“一网兜”、绿美建设“一直抓”),打造一批增收示范、治理示范、绿美示范的“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扎实推进“三个一”工作落地见效。力争到2025年,创建农民增收、基层治理、绿美建设综合示范村105个、综合整治村894个,努力建设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六)加强财政资金衔接和项目管理。严格落实2024年“中央资金投入产业比例不低于65%,省级资金投入比例不低于53%”要求。严格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控,加强审计、财会监督,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确保年终财政衔接资金绩效考评从B档升到A档。谋划好2024年项目资金管理工作,按照到人到户补助奖补资金、产业就业发展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顺序确定优先次序,强化项目把关,确保11月底前完成入库工作,为明年工作高标准起步、高质量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敬请继续关心关注我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文山州乡村振兴局

2023年11月6日

网站地图

主办: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通信地址:文山市华龙北路2号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举报邮箱:wszzfw@163.com
投稿邮箱地址及电话:wszzfw@163.com,0876-3990249;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及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6-3990268
ICP备案号: 滇ICP备050003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26000023    公安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6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