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州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各项决策部署,狠抓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持续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全州经济总体呈现稳中趋缓的发展态势。
经省统计局审核反馈,2019年上半年文山州实现生产总值332.69亿元,同比增长10.1%(增加值为可比价增速,下同),比全省(9.2%)高0.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58亿元,同比增长5.3%,与全省持平;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0.73亿元,同比增长14.6%,比全省(11.5%)高3.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4.38亿元,同比增长7.0%,比全省(7.9%)低0.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6、6.3和3.2个百分点,对全州生产总值增长贡献分别为5.8%、62.4%和31.8%。
一、国民经济核算监测情况
(一)分行业增加值完成情况
行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呈现“四升五降”的态势。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步伐加快,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93.09亿元,同比增长16.3%,增速同比加快6.2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较快,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36.93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同比加快4.9个百分点;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9.55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同比加快0.1个百分点;房地产业与去年同期比呈现止跌回增的态势,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2.5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同比加快8.8个百分点。农业(含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生产发展稳中趋缓,农业实现增加值38.56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同比回落0.4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增速回落明显,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7.99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同比回落3.9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8.52亿元,同比增长3.9%,增速同比回落3.1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发展稳中趋缓,增加值增速呈现小幅回落,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6.71亿元,同比增长6.6%,增速同比回落0.6个百分点;其他服务业增速放缓,增幅逐步收窄,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8.84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同比回落3.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2.2个百分点。
(二)支撑GDP核算主要基础指标完成情况
支撑GDP核算的16项主要基础指标与上半年目标增速比,呈现“7超9差”的态势。
7超: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1%,超目标增速2.1个百分点;邮政业务总量同比增长58.3%(错月,1-5月增速),超目标增速28.3个百分点;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8%,超目标增速7个百分点;商品房(含期房、现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0.9%,超目标增速0.9个百分点;房地产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同比增长29.7%,超目标增速14.7个百分点;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 (错月,1-5月增速),超目标增速5个百分点;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20.2%(错月,1-5月增速),超目标增速20.2个百分点。
9差: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差目标增速0.2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差目标增速5.4个百分点;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10.1%,差目标增速4.9个百分点;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3%,差目标增速3个百分点;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0.6%,差目标增速4.4个百分点;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6.8%,差目标增速0.2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1%(错月,1-5月增速),差目标增速3.9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单位从业人员同比增长2.6%,差目标增速12.4个百分点;财政预算支出中八项支出同比增长12.5%,差目标增速4个百分点。
(三)GDP核算主要基础指标增长速度排名情况
GDP核算基础指标增速在全省十六个州市的排名与一季度比,位次下滑趋势明显,16个主要基础指标中,有9个指标排名下降,4个指标排名不变,仅3个指标排名上升,即呈现“3升4平9降”的态势。
具体变动情况见下表:
GDP核算主要基础指标增长速度排名情况
|
指 标
|
一季度
|
上半年
|
位次变动
|
农业增加值
|
4
|
6
|
2 ↓
|
规上工业增加值
|
7
|
7
|
—
|
建筑业增加值
|
6
|
12
|
6 ↓
|
公路运输总周转量
|
14
|
8
|
6 ↑
|
邮政业务总量
|
4
|
1
|
3 ↑
|
批发业销售额
|
1
|
1
|
—
|
零售业销售额
|
6
|
10
|
4 ↓
|
住宿业营业额
|
8
|
10
|
2 ↓
|
餐饮业营业额
|
5
|
6
|
1 ↓
|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
|
11
|
13
|
2 ↓
|
商品房(含期房、现房)销售面积
|
3
|
9
|
6 ↓
|
房地产业单位从业人员
|
10
|
13
|
3 ↓
|
房地产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者报酬
|
3
|
4
|
1 ↓
|
电信业务总量
|
4
|
3
|
1 ↑
|
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
|
1
|
1
|
—
|
财政预算支出中八项支出合计
|
9
|
9
|
—
|
注:“—”表示在全省十六个州市中的排位不变。
|
(四)分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情况
从经济总量看,各县(市)间的经济实力差距依然较大。全州8个县(市)中,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超百亿元的仅有文山市(110.78亿元),其余县地区生产总值均不到50亿元,且地区生产总值最多的文山市是最少的西畴县的6.7倍,差距为94.13亿元。其余县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砚山县(41.93亿元)、西畴县(16.65亿元)、麻栗坡县(25.24亿元)、马关县(35.37亿元)、丘北县(31.65亿元)、广南县(42.68亿元)、富宁县(29.38亿元)。
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来看,各县(市)的经济增长差异明显。全州8个县(市)中,增速超过全州水平的有4个县(市),即麻栗坡县同比增长11.5%,砚山县同比增长11.4%,广南县同比增长11.3%,马关县同比增长11.1%。其余4个县(市)增速低于全州水平,即丘北县同比增长10.0%,文山市同比增长9.6%,西畴县同比增长9.5%,富宁县增速最低,仅为7.0%,差增速最快的麻栗坡县4.5个百分点。
二、监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第三产业支撑乏力。一是第三产业总量小、比重低是文山经济发展的短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在全省十六个州市中排第10位,比上年同期下降1位,处于中下水平。二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等行业增加值增速呈现不同程度回落,影响三产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由同期的36.4%下降为31.8%,下降了4.6个百分点。
(二)部分GDP核算基础指标增速低于预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动力不足。影响较大的有:建筑业增加值增速,差目标增速5.4个百分点,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力减弱0.4个百分点,贡献率下降6.8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速,差目标增速3.9个百分点,影响GDP约0.2个百分点;财政预算支出中八项支出增速,差目标增速4个百分点,影响GDP约0.3个百分点。
(三)行业价格指数普遍提升,影响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用于地区生产总值核算的14项价格指数中,有9项价格指数较一季度均有所升高,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指数,升高0.6个百分点;交通费价格指数,升高0.4个百分点;旅馆住宿价格指数,升高0.3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错月),升高0.7个百分点;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错月),升高0.6个百分点。价格指数普遍升高影响可比价地区生产总值,扣除物价因素后可比价增速降低。上半年,价格指数变动影响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约0.1个百分点。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紧紧围绕“加强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这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不断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结构,乡镇企业要注重农产品加工,促进农业化经营;加快对老工业基地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的设备和工艺,压缩过剩生产能力,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采取有力政策和扶持措施,加快信息、文化、教育、旅游、社会服务和中介服务的发展。
(二)加强对国民经济核算相关指标的监测和分析预判。一是要抓好所属地区经济发展基础指标特别是支撑GDP核算主要指标的监测和分析预判,紧盯全年目标,围绕目标找差距,认真贯彻落实稳增长各项政策措施,有的放矢,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要密切关注价格指数、计算方法、衔接系数等变动对国民经济核算的影响。根据变动情况及时测算地区生产总值,随时掌握变动情况并及时汇报,及早采取有效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