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文山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文山之干”践行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强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协同监管,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水平,用一组组数字“见证”了我州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助推营商环境优化的新成效。
规范制度优环境。坚持问题导向,创新监管机制,制定印发《文山州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八条措施》,压实交易六方主体责任,强化公共资源交易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管理,积极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2022年,全州完成交易项目1898宗,交易金额809.4亿元,同比增长109.15%,节约财政资金7.05亿元,国有资产增值资金8230.51万元。
县市平台显功能。州、县两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切实履行国务院和省政府“放管服”决策部署,强化软硬件设施建设,认真落实项目分级备案管理和属地交易相关工作要求,县(市)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功能作用日益凸显。2022年,州级交易项目556宗,仅占全州29.29%,比2021年下降了12.53%,全州交易项目数呈现“州降县增”的趋势,真正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体现了“放管服”效果。
电子交易解难题。深入贯彻国家、省、州疫情防控和保障经济平稳运行决策部署,全面推行“不见面”招标和远程异地评标,既保障项目正常交易,又大幅降低人群聚集带来的疫情防控风险。2022年,全州交易项目电子化率98.68%,工程建设项目在线开标率达100%;常态化开展远程异地评标破解“常委专家”问题,累计完成远程异地评标项目559宗,同比增长476.29%。
电子保函降成本。修改完善保证金代收代退制度,优化保证金退还流程,压缩办理时限,2022年全年代收保证金6413.63万元,代退保证金8322.59万元。大力推广电子保函代替现金保证金业务,大幅降低企业投标成本,切实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全年640家企业在467个项目中选用电子保函,替代现金保证金1.86亿元,同比增长58.97%。
交易试点见成效。以“文山之干”革命性举措推进全省农村产权交易试点各项工作任务。确定文山、砚山、马关、广南4个县(市)12个乡镇为试点,建立农村产权交易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文山州农村产权交易试点工作方案》以及《文山州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易规则(试行)》等4个交易规则,2022年9月至12月,全州共完成农村集体资产、农村承包经营性用地、小型水利设施和林权四类交易项目21个,交易金额366.07万元,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盘活资源、资产增值、农民增收的功能作用日益明显。
重大项目快落地。建立“三靠前”服务制度,设置重大项目绿色通道,落实重大项目交易受理即到即办;优先安排交易时间和场地;信息发布实现交易服务24小时不打烊。2022年35个重大项目分别进入州、县两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交易,交易金额546.07亿元,其中马关至西畴、西畴至富宁高速公路特许经营项目社会投资人招标项目交易金额368.82亿元,创全州单个项目中标金额峰值。
(州政务服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