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县市动态 > 正文

喜迎COP15 | 探秘丘北喀斯特洞穴神奇精灵

2021-09-18 10:24  来源:文山新闻网  【字体:     打印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普者黑”是彝族语里“盛满鱼虾的湖、鱼虾满塘”之意,这里鱼类到底有多丰富呢?     

近日,走进丘北县渔业工作站,看到标本室里大小各异的玻璃瓶中装着丘北金线鲃、宽头短腿蟾、蝾螈等水生生物标本,有鱼类标本662瓶、两栖类标本107瓶,集中展示了文山州、丘北县丰富多样的鱼类、两栖类生物。     

极端洞穴 神奇精灵

普者黑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的一些地下暗河、洞穴内漆黑一片、寸步难行,绿色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难以生存,但这里并非死气沉沉,极端环境也孕育一些鲜为人知的特殊生物,洞穴鱼类就是典型代表。    

“这种鱼叫鹰喙角金线鲃,没有眼睛、体表无鳞、尾部呈叉形,体粉红色,半透明,头部角状半透明水晶色,各鳍透明无色……”丘北县渔业工作站工作人员滔滔不绝地介绍这种神奇的“无眼”鱼。该鱼2007年首次在丘北县发现,现已知分布于官寨乡、双龙营镇喀斯特地貌地下暗河中,种群数量极少。它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典型洞穴鱼类,珍稀、濒危物种,分布于南盘江水系。     

“典型洞穴鱼类,眼睛退化全盲,中国只分布于云南、广西、贵州。丘北县有鹰喙角金线、丘北盲高原鳅、额凸盲金线鲃、温浏二须鳅等,都是全盲的鱼类。金线鲃属、云南鳅属物种大部分是典型洞穴鱼类、非典型洞穴鱼类。”工作人员介绍。     

让人好奇的是,这些神奇的“小精灵”是怎么把眼睛弄没了的呢?     

原来,洞穴鱼类以地表环境进入洞穴内或地下河中定居,通过地理隔离和遗传变异,并经过自然选择和适应,产生适应性进化,在长期演化过程中,一些适应洞穴生活现状逐渐变得发达,如口须加长、体表无鳞片和顶骨变薄等,有利于在黑暗中感触食物和危险信号,而一些相对不重要的或不常用的器官如眼睛等,则逐渐退化。     

丘北县地下暗河分布有丰富的珍稀、濒危洞穴鱼类生物。典型洞穴鱼类有鹰喙角金线鲃、额凸盲金线鲃、温浏二须鳅等6个种;非典型洞穴鱼类有丘北金线鲃、麻花金线鲃等14个种。洞穴生物马陆、幽帘虫、陈氏穴甲、等足类潮虫等洞穴珍稀物种10余种。    

洞穴的黑暗环境虽然食物资源相对匮乏,但温度保持恒定,提供了适合的水环境,天敌也很少。洞穴鱼类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很好地适应了这一特殊环境,成功地在洞穴中定居下来,和其他洞穴生物一样呈现出黑暗中的生机勃勃。     

鱼类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方兴未艾

丘北鱼类分布具有珠江水系的特点,以鲃亚科、野鲮亚科、鳅科等构成的主要土著鱼类资源,鲃亚科、野鲮亚科也是重要的土著经济鱼类,为人们提供大量绿色、环保的蛋白质。     

丘北县现今记录有土著鱼类4目12科13亚科58属98种,占中国淡水鱼类1583种的6.2%,占云南省678种中的14.5%,是中国鱼类生物多样性程度分布较高的地区之一。    

新种模式标本产地有鹰喙角金线鲃、云南五珠鲮、温浏二须鳅、弓鮡、宽足锐眼蚌虫等10个种。分布有中国特有种22种,主要是金线鲃属、高原鳅属、双须鳅属、云南鳅属、细头鳅属、鮡科等物种。有的新种研究样本稀少,如云南五珠鲮、温浏二须鳅,现今各只有1尾标本;鹰喙角金线鲃、额凸盲金线鲃,现今各只有12尾标本,犹显珍稀。     

“现在还有云南鳅、盲高原鳅、金线鲃、隐鳍鲇、原花鳅等10几个未定种正在研究之中,将有新的鱼类物种被人们记录、认知。”工作人员说。     

鱼类标本室提供土著鱼类资源基础性研究

“这里鱼类生物丰富多样,种群数量十分稀少、珍贵,比如说金线鲃属等土著鱼类,现在还不能进行人工繁殖,我们对每个物种的认知还不多,更值得研究和保护。”工作人员介绍。     

丘北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鱼类生物多样性基础性研究、保护工作。    

2007年,建立丘北县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

2013年,在丘北县建成文山州第一个“官寨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鹰喙角金线鲃、丘北盲高原鳅等6个鱼类,保存了珍稀鱼类基因库。

建立云南省唯一一家渔业站县级鱼类标本室,现收藏有鱼类、两栖类标本769瓶、8150号,包括6目13科73属154种,其中鱼类标本662瓶,两栖类标本107瓶。鱼类标本包括珠江水系、元江水系等水系的鱼类,有的鱼是文山州第一次记录有分布的鱼类。     

多年来,丘北县在中科院北京动物研究所、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的支持下,对当地的土著鱼类生物从形态特征、生存环境、生物进化、地理学、分子遗传学等多学科深入基础应用研究、实验室分析,了解鱼类的基本种群数量分布、栖息地变化、珍稀濒危程度、人类干扰破坏程度,鉴定物种、发表论文,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等。     

这些基础性的研究,为丘北县特有、珍稀、濒危等鱼类的保护措施、资源利用、人工繁殖等提供数据支撑。为下一步政府、职能部门制定普者黑旅游开发、保护区建设、渔业生态环境研究与保护利用、涉水工程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等提供科学指导依据。    

(董飞 喻传宏)     

网站地图

主办: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通信地址:文山市华龙北路2号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举报邮箱:wszdzzwb@163.com
投稿邮箱地址及电话:wszdzzwb@163.com,0876-3990267;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及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6-3990268
ICP备案号: 滇ICP备050003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26000023    公安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6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