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要闻动态 > 正文

云南日报头版头条点赞:仙人洞村的“蝶变密码”

2022-05-23 08:28  来源:  【字体:     打印

5月23日,云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文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先富脑袋再富口袋——仙人洞村的“蝶变密码”》,聚焦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双龙营镇仙人洞村10年间的美丽蝶变。     

    

    

山在水里,水在山中,山水相绕。走进普者黑景区,如在画中游。     

彝族汉子李金忠的民宿就在这幅美丽画卷中最显眼的位置——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双龙营镇仙人洞村。     

    

    

从渔民到精品民宿主人,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到脱贫致富,李金忠“逆袭”的人生经历,折射出仙人洞村10年间的美丽蝶变。     

密码一:敢啃“硬骨头”

湖水环绕,红瓦黄墙,鲜花绿植点缀庭院。李金忠的民宿“日扎白扎”是彝语,有着“山好水好”的美好寓意。     

2015年,李金忠做了一件“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村干部帮他申请到低息贷款65万元,推倒了多年的老房,按照村里统一规划,建成了既保留民族文化特色又考虑现代生活需要的彝族撒尼民居。     

“起初,为了这笔贷款,觉都睡不好。没想到,2年不到就还清了。”李金忠说,2017年新房建好后,除两间房自住外,在村干部牵线搭桥下,其他房间出租给了专业经营民宿的老板。  

    

    

从民居改造中收获旅游红利的,不止李金忠一家。目前,全村建成并投入运营的特色民居客栈188户、客房3300余间,年收入4400余万元,全村年人均纯收入达5万余元。     

仙人洞的蝶变,民居改造是关键一招。     

1993年,长期依靠打鱼种地的仙人洞村迎来转机,品尝到了发展旅游的甜头。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  

仙人洞村发展旅游的初期,村庄无序建设、乱占乱建现象十分突出。“与普者黑美丽的生态环境形成巨大反差,遗失了乡愁、留不住游客,口碑一度很差。”村党支部书记范成元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村党支部多次召开支委会、党员会、群众会,下定决心按照“统一规划、体现特色、一户一方案、分步实施”的原则开展拆除重建,还原彝族撒尼民居,实施旅游转型升级。     

“无序发展注定要失败,我们得及时‘刹车’。要推倒的不仅是乱建的民房,还有我们落后的发展观念。”范成元说。     

密码二:不让一人掉队

范成元至今清楚地记得,多位村民在同意改建民居后又多次反悔。“为了房子高度、房前屋后距离等各种诉求,一段时间里,不少乡亲反复找村干部‘理论’。”范成元说。     

面对部分群众的犹豫和质疑,村党支部坚持以“党员干部现身讲+带着图纸现场推+引导群众看中干”的方式,划片包干,组织党员挨家挨户讲解政策做工作,让群众吃下“定心丸”。     

与此同时,由村里出资10余万元,组织党员、村干部和村民代表等到北京、大理、丽江等地考察学习民宿建设和乡村旅游,让村民走出去、开眼界,向省内外做得好的地方取经,让村民的脑袋先“富起来”。  

“我当时不顾老父亲的反对,推倒了自家的3层小楼实施重建。”范成元回忆道。范成元同时动员亲戚朋友先动先建,并引导有观望思想的群众听取设计理念和改造愿景,边看边学边动员边推进,逐步扭转了群众不想干、不敢干的局面。     

一花引来百花香。全村党员和村组干部纷纷响应,开展拆除重建或实施“穿衣戴帽”改造。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里争取到财政资金1470余万元,申请银行贷款7000余万元,发动群众自筹4000余万元投入民居改造、村内道路、文化广场、水环境治理等设施建设。     

    

    

观念一变天地宽。改造中,村民们自觉退房让路、退房让绿,容积率和绿化率大幅度改善。特色民宿与青山绿水相掩映,焕然一新的仙人洞村开展的精品民宿旅游成为普者黑的一张亮丽名片。     

2018年民居改造完成后,全村的旅游发展迈上了新台阶,村民的收入持续增加。     

针对发展后劲不足的农户,村党支部牵头制定一户一帮扶方案,将患有听觉、语言障碍的村民安排到村庄保洁等公益性岗位,帮助肢体残疾、没有经营能力的村民招商引资,合作开发旅游服务业,让村民共享村庄的发展成果。     

密码三:激活乡村潜能

“高铁直达,旅游资源独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找得到乡愁。”民宿经营者刘胜有着丰富的旅游从业经历,他看重的优势资源,正是仙人洞村的发展内核要素。     

随着高铁的开通,民居改造后的仙人洞村乡村旅游发展得红红火火。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不够丰富,传统民族文化面临传承困难。对此,村党支部有着清醒的认识:为经济利益而过度商业开发,打造昙花一现的“网红打卡点”是不可持续的,守住民族文化的根,乡村旅游才能不断焕发生机。     

在30名党员的示范带动下,全体村民积极参与开展撒尼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和抢救,对本村撒尼人古老的毕摩文化和神话传说进行收集整理,编演了《古老的仙人》、《洗麻歌》、《三胡舞》、《火塘情》等50多个独具民族特色的原生态歌舞节目。     

    

    

通过融合丘北各民族文化元素,村党支部牵头组织群众筹办彝族花脸节、苗族花山节、壮族祭竜节、僰人跳乐等节庆活动,开展篝火晚会、荷花宴、挖藕和打鱼等特色旅游项目,把撒尼民族文化、荷花文化、辣椒文化、饮食文化等融入乡村旅游中,用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吸引游客、留住游客。     

2021年,村党支部积极对接新华书店争取资金40余万元,建起了拥有藏书1万余册的“乡愁书院”,免费对村民和游客开放。在提升村庄文化内涵、文化品位的同时,拓展了旅游空间。     

民居改造塑形,文化立村铸魂,在基层党组织的有力引领下,仙人洞村新风扑面。     

如今,仙人洞村又有了新打算。“成立村集体文化旅游公司,推出一部手机游仙人洞小程序。”小组长李福忠介绍,以公司化运维壮大村集体经济,打造仙人洞乡村旅游升级版,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张文峰)     

网站地图

主办: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通信地址:文山市华龙北路2号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举报邮箱:wszdzzwb@163.com
投稿邮箱地址及电话:wszdzzwb@163.com,0876-3990267;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及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6-3990268
ICP备案号: 滇ICP备050003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26000023    公安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6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