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要闻动态 > 正文

文山州关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十九条措施

2020-06-02 09:01  来源:文山新闻网  【字体:     打印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9〕4号)和《中共云南省委关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实施意见》(云发〔2019〕21号)精神,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结合文山实际制定如下措施。  

一、筑牢政治信仰基石  

(一)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工作主题,进一步总结全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好的经验和做法,根据中央、省委关于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相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贯彻落实措施,并通过举办一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示范班”,建设一批学习示范基地等方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  

(二)加强理论教育培训。坚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各级党校教学内容,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比重不低于总课时的70%。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民办高校、高中及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课程全覆盖,配齐配强师资队伍,积极探索实践启发式、参与式等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学习教育,充分挖掘和运用洒戛竜、王有德故居、文山县民主政府纪念馆等州内各类红色教育资源和党性教育基地,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讲好文山“红色故事”,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熏陶,进一步弘扬文山光荣革命传统和“老山精神”“西畴精神”。  

(四)加大理论解读宣传。健全面向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宣传宣讲常态化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特色宣讲品牌作用,纵深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现实体化运作。组织开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征文研讨活动,精心组织“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不负韶华·奋进跨越”宣传报道,营造良好氛围。  

(五)压实意识形态责任。强化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健全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各项任务。加强宣传文化阵地管理,管控、打击政治谣言和恶意炒作,及时消除各种政治隐患,确保全州意识形态安全。  

二、坚持党的政治领导  

(六)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把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严格执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和省委具体规定,加强对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情况的督促检查,完善传达学习、研究部署、督查落实、成效考评等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以党章为根本依据,把落实“两个维护”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述责和考核内容、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内容,不断完善保障“两个维护”的制度机制。  

(七)完善党的领导体制。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地方委员会、党组工作条例和党的工作机关条例,进一步完善实施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加强党对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的领导,认真落实政协、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国有企业、有关社会组织等章程中载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要求,切实发挥好党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州委各专门议事协调机构的作用,确保各级各部门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协调一致开展工作。  

(八)改进党的领导方式。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等党内法规,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更加科学、规范、有效的调查研究、风险评估、科学论证机制。坚持依法执政,自觉把党的领导活动纳入制度轨道。坚持群众路线,改进调研方式和联系群众的途径方法,通过群众喜闻乐见方式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把党的主张变为群众自觉行动。  

三、提高各级各类组织和党员干部政治能力  

(九)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健全完善创建、考核、评议等机制,巩固和深化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在国有企业、农村、中小学校和“两新”组织等领域的政治功能和政治引领,增强机关政治属性,更好地履行直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职责,实现全面达标,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十)强化党建带群建。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增强群团组织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去除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将党建带群建纳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内容,把加强政治引领、服务大局、服务联系群众的情况作为衡量群团组织工作的标准,加大政治动员、政治引领、政治教育工作力度,使群团组织更好承担起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  

(十一)突出政治标准选人用人。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落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办法,对政治不合格的干部实行“一票否决”。进一步加大在脱贫攻坚、重点项目建设、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中选拔重用实绩突出干部的比例,持续推动干部“能下”工作常态化。建立充实基层一线工作力量长效机制,完善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办法措施,进一步推进职务与职级并行。  

(十二)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和斗争本领。加强党员干部政治能力训练和政治实践历练,实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计划,开展政治能力提升专题教育培训。加大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条件艰苦、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的地方和部门历练的力度,提升干部的政治素养和能力素质。把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考核内容,在大是大非面前、风口浪尖重要关头、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领导干部、提升斗争本领,营造敢于同挑战政治底线言行作斗争的政治氛围。  

四、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十三)贯彻全面从严治党部署。严格执行《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结合实际制定年度工作任务和责任清单,细化工作措施。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聚焦解决“七个有之”问题,严肃查处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持续开展“九种人”专项整治,构建“以案七改”机制,肃清秦光荣流毒和付加兴恶劣影响,把政治上蜕变的两面人及时辨别出来、清除出去,进一步净化政治生态。  

(十四)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重点查处党员干部“六个严禁”、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四风”方面顶风违纪问题。深化政治巡察,巩固拓展对村(社区)党组织巡察示范创建成果,形成“文山经验”。推进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常态化,推动领导干部带头遵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注重家庭家教家风,自觉做廉洁自律、廉洁用权、廉洁齐家的模范。  

(十五)深化腐败和作风问题整治。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督,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大力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和省、州实施办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相关要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担当作为不足问题。建立服务企业发展、加快项目建设、审批事项办理等监督管理机制,制定政商交往负面清单,提高防范廉政风险水平。  

(十六)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和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各项规定,建立经常性查改违背初心使命问题的长效机制,健全民主生活会列席指导、及时叫停、责令重开、整改通报等制度,深入开展政治体检和党性分析。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优化“一单四制”,开展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坚持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等政治仪式,增强党员意识和党章意识。扎实推进“智慧党建”,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创新党组织活动内容方式,使党内政治生活始终充满活力。  

(十七)发展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大力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干干净净的政商关系,弘扬正气、树立新风。积极倡导以“三严三实”为底色的党内政治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把党内政治文化注入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文化,以发展党内政治文化带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主题广场和主题街道建设,深化“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中国梦”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实现宣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五、增强党的政治建设能力  

(十八)压实政治建设责任。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负起本地区本部门党的政治建设工作主体责任,将政治建设情况纳入党的建设工作重要内容,每年适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工作情况。党委(党组)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对党的政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党委(党组)其他成员要认真履行分管责任,抓好分管部门和领域党的政治建设工作。  

(十九)加强统筹协调和监督问责。各级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发挥好统筹协调的职能作用,协同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党委相关部门要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巡察和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列入党委督查重要事项,纳入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党建考核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并突出其权重。对落实党的政治建设责任不到位、推进工作不力以及违反规定的行为严肃追责问责。(中共文山州委)  

网站地图

主办: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通信地址:文山市华龙北路2号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举报邮箱:wszzfw@163.com
投稿邮箱地址及电话:wszzfw@163.com,0876-3990249;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及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6-3990268
ICP备案号: 滇ICP备050003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26000023    公安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62102000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