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动态 > 正文

七乡大地“石榴红” 共绘民族团结新画卷

——我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综述

2024-04-18 11:46  来源:州民宗委  【字体:     打印

近年来,我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广泛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州切实把党中央对民族地区的亲切关怀,转化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文山各项工作的主线,以党建引领凝聚各方合力,以平远片区“三区”建设为重点,以点带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持续擦亮文山民族团结进步和谐的招牌、亮点。深入开展七乡大地“石榴红”民族团结进步品牌创建工作,通过实施“石榴红”工程、“枝繁干壮”工程、“幸福花开”工程和“三项计划”,让“四个与共”“五个认同”在文山深深扎根,开花结果,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向前发展。2021年,我州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同心同铸聚焦主线强引领

“深耕”责任田。我州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全州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举全州之力、聚全州之智切实加以推进。成立了以州委书记、州长为“双组长”的文山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把手”工程,作为各级党委(党组)考核的重要事项和书记述职评议内容,纳入政治考察、政治巡察、政绩考核,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了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的良好创建工作格局。

图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启动仪式现场。

绘好“新蓝图”。制定印发《文山州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三年行动(2023—2025年)实施方案》《文山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实施方案》,明确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内涵、方法、路径。印发《文山州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命名管理办法(试行)》和《文山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命名管理办法(试行)》,为高标准开展全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保驾护航。

加固“保障线”。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同时,州人大常委会、州政协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作为年度专题视察和专题调研重点内容,有效助推工作落地落实。

同梦同行讲好团结好故事

出台方案“常态化宣”。每年制定出台民族团结进步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方案,制定工作任务清单,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宣传教育格局。并将每年的4月确定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线上线下开展媒体集中宣传、摆摊设点集中宣传和进村入户宣传。

图为开展各族青少年交流活动。

线上线下“一体化讲”。深化“融媒体+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联盟,在州融媒体中心及县(市)融媒体等开设“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专题专栏,形成全社会共发力、全媒体齐发声、宣传广覆盖的宣传格局。以教育培训和专题宣传为强有力抓手,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讲比赛、征文比赛、金牌讲解员培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等。组织开展“壮乡和韵·苗岭欢歌”全国主流媒体文山行集中采访活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主题采访和云报集团“团结兴边看文山”全媒体主题采访活动,全方位、全媒体展现民族团结进步的文山新形象,讲好文山州全面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生动故事。在各县(市)打造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街区(公园)、广场,加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力度,增强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更加坚定“五个认同”。

图为全国民族媒体行研讨会上,各媒体深入交流。

理论研讨“长效化做”。在文山学院、州委党校成立“文山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在麻栗坡县委党校成立“文山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教育教学理论实践基地”。举办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专项调研活动暨文山州平远片区“三区建设”研讨会,开展《文山州中越边境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以民族团结进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文山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综合治理研究》《文山州构建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实践与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在文山的生动实践研究》等课题20余个。

同创同享幸福之花正芬芳

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石榴红”工程为抓手,深入实施“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建设工程和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等民生工程,不断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各民族在共同发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着眼项目,系稳“物质纽带”。一方面,按照“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全面推进”的思路,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建设工程,建设示范乡(镇)33个、精品示范村171个、美丽村庄507个。另一方面,高质量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按照“基层党建+美丽家园+民族团结+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累计落实资金13.2亿元,实现42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6大项19项指标全部达标,村容村貌明显改善,边境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幅度提升。

图为马关县花山节盛况。

着手文化,系牢“精神纽带”。在全州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心向北京、拥护核心”主题实践活动,打造“心向北京、拥护核心”基层党建品牌,推动各族党员干部群众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大力传承发展优秀民族文化,实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项目56个。实施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打造《石漠花开》《富宁坡芽符号密码》等一批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充分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融合现代文明的民族舞剧、影视剧目、图书等精品文艺作品,编创民族舞剧《锦绣如歌》参加云南省第十七届新剧(节)目展演,获优秀剧目奖;复排民族舞剧《幸福花山》到江苏常熟、江苏海门、杭州临平、福州海峡等三省四地巡演;复排《国旗下的老山》进行展演,推动中华文化元素融入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全州有国家级非遗项目5项、省级非遗项目60项,省级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6个,省级非遗工坊2家、州级非遗工坊12家,全州依托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工坊、非遗集市等带动民族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发展,拉动民族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图为老师教学生刺绣,传承民族文化。

着力创建,系好“情感纽带”。全力打造创建升级版。立足实际,落实文山州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着力从内涵、形式、方法等环节入手,打造“四个联盟”“三个示范带”“一条走廊”。即打造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砚山县辐射带动西畴县创建联盟、麻栗坡县辐射带动马关县创建联盟、丘北县辐射带动文山市创建联盟、富宁县辐射带动广南县创建联盟;打造丘北-广南-富宁云桂高铁沿线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富宁-广南-砚山广昆高速公路沿线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平文、文麻、文马、那广、那兴高速公路沿线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打造富宁-麻栗坡-马关边境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以“十进十创”为载体,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在全州打造了一批类型多样、各具特色、具有标杆性的示范县、乡镇、村(社区),示范带动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截至目前,创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5个、示范单位4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8个、示范单位366个、教育基地5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1个。聚力打造平远“三区”建设创建品牌。创新提出在平远片区开展具有区域特点的“三区”建设,将民族团结进步、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有机结合、一体推进。制定出台文山州平远片区“三区”建设《发展总体规划(2023—2030年)》和《“3815”战略行动方案》,实施“石榴红”工程、集镇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拆墙透绿”工程,努力把平远片区打造成为文山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和全省、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的一个招牌、一个亮点。有序推进“拆墙透绿”工作,按照“能拆尽拆、能透尽透、能快则快、不快也不急”的原则,89户群众拆除围墙、打开了心墙,构建互嵌式社区环境。创新金融帮扶机制,实施“民族团结贷”和“民族团结保”,满足当地各族群众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环境等方面的资金需求。提升打造砚山县阿舍彝族乡等一批示范点,推动平远片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不同行业和领域全覆盖。积极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策划开展“石榴红”气排球、篮球、金秋晚会、“盆景作稼依·民族共团结”盆景展、“人大增彩石榴红·三区示范平远美”全民健身各民族千人共练太极拳等系列活动,搭建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促进各民族思想碰撞、情感交流、文化认同,擦亮平远片区“石榴红”系列活动品牌。截至目前,平远片区创成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0个,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77个,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示范创建格局逐步形成。着力打造边境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新阵地。打造边境线上的“宣教圈”。以“扎根边疆、心向中央,拥护核心、心向北京”为主题,在各级各类学校讲好“感恩课”“爱国课”“国防课”“民族课”。深入挖掘红色故事,充分利用老山主峰、老山作战纪念馆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讲守土固边、保家卫国的感人事迹。提升改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王有德故居,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1个、主题广场2个、石榴籽主题街区2个。打造边境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建设。2023年,文山州投入近30万元,在麻栗坡、马关、富宁3个边境县着力推进边境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建设,在边境沿线全面开展“红旗飘飘”“升国旗、唱国歌”活动。打造边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积极发挥麻栗坡县、马关县、富宁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引领作用,着力推进示范村(社区)、示范乡镇、示范县“三级创建”,目前边三县14个边境乡镇全部创建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3个沿边行政村创建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图为马关县都龙镇懂腊鱼村坚持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致力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讲比赛现场。

着力“三交”,系紧“交融纽带”。州、县(市)两级分别举行了“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等“三项计划”启动仪式,陆续出台“三项计划”实施方案,积极搭建平台拓展载体,有形有感有效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开展各族青少年各类研学交流活动,以走出去一批、请进来一批、线上开展一批、州内交流一批等形式,组织各族青少年开展跨区域、多样化双向交流活动,促进各族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全州参与人数达到6000余人。着力抓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依托景区景点开展民族节庆暨旅游促消费系列活动,举办山地自行车赛、汽摩运动嘉年华等体育赛事,重点打造10个夜市经济聚集区或商业街区,打造2条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品旅游线路,实施47个民族村寨旅游提升工程。建立与东中部地区劳务协作机制,开通劳务直通车,实现各族群众到东中部地区就业创业。持续加强城市民族工作,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建设多民族互嵌融居示范社区2个,“民族之家”示范点1个;依托中国传统节日、民族节日搭建“中华民族一家亲”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平台,开展“结对子”“手拉手”“一家亲”“长街宴”等联谊和交流活动,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画面在文山市永通社区、砚山县炭房社区、马关县南山幸福社区、广南县莲城南秀社区等社区得到生动诠释。围绕“一县一特色”“一月一活动”工作思路,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民族节日节庆、文体旅融合和文化旅游促消费、民族团结大舞台系列活动1000余场次,开展中(文山)越(河江)首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交流赛、山地自行车赛等各类文化交流活动线上展播10余场次,搭建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促进各民族思想碰撞、情感交流、文化认同。

(州民宗委)

网站地图

主办: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通信地址:文山市华龙北路2号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举报邮箱:wszzfw@163.com
投稿邮箱地址及电话:wszzfw@163.com,0876-3990249;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及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76-3990268
ICP备案号: 滇ICP备050003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26000023    公安备案号:滇公网安备 53262102000185号